
大赛投稿截止时间:2022年6月26日18:00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构建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在文创领域的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平台,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创产业协同发展,不断深化内地与港澳地区融合、带动泛珠三角区域发展、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积极贡献。

1月14日,“这‘礼’最南沙”2021广州市南沙区首届文创大赛颁奖典礼于南沙游艇会隆重举行。广州市南沙区文化体育发展中心负责人廖勇,广州市南沙文化会常务理事钟彦、副秘书长陆莹,广州创意产业协会会长李博陶等人出席典礼并颁奖。

大赛投稿截止时间:2022年3月31日 || 营口地处辽东半岛中枢,渤海东岸,大辽河入海口处。 城拥大辽河,依河而兴,在岁月的长河中,营口沉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与特色风物。 本次大赛由营口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营口市鲅鱼圈区红旗镇民俗大集管理有限公司,SMART度假产业智慧平台,AIM国际设计竞赛组委会承办。1月19日14:00,营口新闻传媒中心 1 号演播大厅将举办2022营口风物文创设计大赛发布会。 大赛以“辽河逐日,风物营口”为主题,聚焦于在地风物的设计和应用。以设计之名绘出营口风物,打造营口城市IP,传播营口文化。

1月14日,首届“创意西乌”文创商品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文体大厦二楼隆重举行。人大副主任太平、政府副旗长任德新、政协副主席敖特根巴特尔、盟文体旅游广电局办公室主任高宏出席典礼,旗政协二级调研员苏亚拉图、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哈布日、旗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出版局局长乌云高娃及旗商务局、工商联、文旅协会、文旅事业发展中心、维力斯旅游产业发展公司等单位负责人参加活动并颁奖。

大赛投稿截止时间:2022年2月16日 || 唯品会驻四川凉山传统工艺工作站是文化和旅游部于2019年在全国设立的第15个传统工艺工作站,是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扶贫办在全国深度贫困地区开展的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的非遗扶贫、凉山实践。为进一步推进传统工艺提升,促进非遗的创新性发展,创造型转化,顺应非遗保护融入国家经济战略服务的新时代要求,践行在提高中保护以及非遗保护要走进当代生活的重要理念,丰富文化产品、工作站决定开展“第二届凉山非遗创新设计大赛”。

从开赛以来,因为反反复复的疫情,大赛的过程缓慢,甚至不能线下聚集活动,在此向辅助设计大赛的各个相关部门,及设计参赛者们深表歉意。由仙居县经济和信息化局主办,仙居县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承办,工艺资源网组织的第二届仙居工艺美术文创设计大赛在2022年1月圆满落幕! 第二届仙居工艺美术文创大赛向社会各界充分展示了仙居文旅产品的发展成果,必将带动仙居文化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与发展,文创市场不断扩大,推送文化与旅游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

大赛投稿截止时间:2022年4月2日 || 本次赛事致力于聚焦常熟文旅资源,打造常熟文化名片。赛事主要面向全国征集优秀文创设计作品,为提升常熟文化旅游聚集智慧。以提升常熟文创内涵及产品品质为基础,使创意设计与当地文旅产业需求相结合,开发创新一批承载常熟地域故事的文化创意产品,助推常熟文化旅游产业提档升级、促进常熟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大赛投稿截止时间:2022年3月15日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挖掘利用李庄古镇文化资源,促进李庄古镇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喜迎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宜宾李庄古镇景区管理委员会、宜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青团宜宾市委联合举办“中国李庄·礼待天下”第一届文创和旅游商品设计大赛。面向全国征集优秀文化创意设计作品,诚邀各地相关机构、企业、高校师生、社会各界设计爱好者积极参与。

由中共威海市委宣传部指导,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广州牛犊秀青年创意平台承办,星汇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平台协办的“礼尚威海”文创设计大赛线上终审评审会在2021年12月24日举行。 本次专业评审团可谓是大咖云集、行业精英汇聚。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郝凝辉,天津美术学院产品设计学院副院长兰玉琪,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应用设计学院副院长薛坤,广东白云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方建松,星汇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谷宏梅等组成专业评审团。

大赛自2021年6月9日启动,于 10月7日截稿,共收到参赛作品3519件,其中主题平面设计及多媒体交互设计单元2435件、主题产品设计单元1001件、圆明园专题设计单元作品83件。除了中国设计师以外,还有来自意大利、匈牙利、英国、斯洛伐克、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的设计师向大赛提交了参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