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陈耀武和他的秦腔戏剧脸谱

      作者:李光 来源:守望与传承
      2022-01-20 12362

      61e9619e22cd0.jpg


      有着500多年历史的秦腔戏剧脸谱种类繁多、造型夸张, 采用八种颜色描绘出不同的人物形象, 图案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如红色代表忠诚, 白色代表奸诈, 蓝色代表勇猛, 绿色代表草莽, 黄色代表暴横, 粉色代表老年, 金色代表神鬼等等。是陕西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在西安, 有一位叫陈耀武的小伙, 他爱戏成痴, 12年来, 整理绘制出了3000余幅秦腔戏剧脸谱。


      61e9619e67778.jpg

      61e9619e72e93.jpg


      30岁的陈耀武是西安市雁塔区沙井村人, 在戏迷父亲的影响下, 从小接触秦腔戏曲。苍凉悲壮、激越高亢的唱腔给年少的陈耀武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中色彩绚丽、富于想象力的秦腔脸谱更是让他着迷, 唱秦腔, 画脸谱, 一学就会, 一画就像, 他认为自己和秦腔有着天生的缘分。14岁那年, 陈耀武进入长安戏曲职业学校学习, 攻花脸, 五年后进入长安剧团, 成为一名专业秦腔演员, 本打算当一辈子秦腔演员的他却因为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不得不离开舞台, 这给他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61e9619eaff28.jpg


      在专业剧团工作期间, 陈耀武发现一般的戏曲演员只关心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演出社团也将主要精力花在演出业务上。种类繁多的秦腔脸谱处于一种无序和随意的状态, 缺乏系统性管理, 一些早期的秦腔脸谱更是遗落失散, 惋惜之余, 陈耀武萌生出了系统发掘和整理秦腔脸谱的念头。


      61e9619f50953.jpg

      61e9619f5465c.jpg


      为了搜集散落在民间的秦腔脸谱, 陈耀武跑遍了陕、甘、宁等地区的30多个市、县和乡村, 只要打听到谁家有老脸谱, 就立即出发前去拜访,10年下来, 他已经收集到1000多张秦腔图谱, 其中一套民国时期手绘秦腔脸谱共有80多幅, 非常珍贵。


      61e9619f45237.jpg


      以花脸和丑角为基础的秦腔脸谱主要分通天柱脸、泰山眉脸、斜旋脸、象形脸、标致脸等种类, 其中的其中的斜旋脸又称破脸、歪脸, 是秦腔脸谱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脸谱, 它利用人物额头上不同的斜旋图案来塑造角色, 为秦腔戏剧所独有。秦腔脸谱的绘制创作非常困难, 既不能偏离传统秦腔脸谱既有的风格和套路,又要在继承和尊重传统的前提下有所突破。在当下的戏剧界, 一些人把京剧、川剧等剧种的脸谱用在秦腔舞台上, 陈耀武非常反感这种做法:“失去剧种特色的脸谱只能算‘四不像’, 秦腔就要用传统的秦腔脸谱, 整个戏才地道。”


      61e961a00bebf.jpg


      画脸谱需要静心, 陈耀武称自己是一个能“窝”得住的人, 经常连续几天不出门, 通宵达旦地工作, 他不觉得画脸谱是件辛苦的事情, 反而非常享受。平时最开心的娱乐是听戏、唱戏, 画累了听上一段自己喜爱的《斩单童》《黑叮本》就是最好的享受。


      61e961a0138d1.jpg


      陈耀武的家像一个脸谱博物馆, 墙上挂满了脸谱。他还为自己搜集到的1000多份与秦腔脸谱相关的文字和实物资料建立了一个小小的资料库, 他说:这些资料不仅属于我, 也属于全体热爱和关注秦腔艺术的人士。将来他的藏品和作品积累到一定规模时, 就开一个秦腔脸谱展厅, 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老陕的传统文化。


      61e961a01b2e4.jpg


      12年的辛勤努力, 陈耀武绘制的秦腔脸谱得到了圈内专家的认可和国内外收藏家的喜爱。有朋友建议他开专柜和网店扩大经营规模, 他没有同意, 他认为自己绘制秦腔脸谱的初衷是对这门传统艺术的热爱, 若做成职业生意就会分散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影响到自己的研究和创作。对于未来, 陈耀武有一个计划:制作一套包括图例、剧照和文字注释这三大要素的秦腔脸谱图集, 力争做到严谨专业, 简明扼要, 不仅专业演员使用方便, 业余爱好者也能看懂, 他打算最长用20年的时间来完成这项工作。


      61e961a09170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