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宜川县博物馆,富足而殷实的文物家底令人叹为观止,丰富而珍贵的藏品传递着历史的回声,讲述着属于这片土地长久的繁荣与文明。
宜川县博物馆建筑面积1571㎡,展厅面积710㎡。现有藏品763件套,其中二级文物17件、三级文物183件、一般文物401件、未定级162件,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县博物馆2012年6月成立至今,几易其址,艰难前行。从当时借人、借物、借办公场地,发展到如今拥有独立展厅的综合性历史文化博物馆,可谓是筚路蓝缕,栉风沐雨。”宜川县博物馆馆长宋延龙介绍说,目前,博物馆内设历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展厅,共展出各类文物170余件,从北朝至明清的各类造像为该馆的特色藏品。
“博物馆是文物最好的归宿。”为进一步丰富馆藏,近年来,县博物馆不断加大社会流散文物征集工作力度,通过购买、公安移交、民间搜集、捐赠等形式,征集、抢救保护了可移动文物206件(套),不仅丰富了文物的数量和品种,还保证了文物安全,部分重点文物更是填补了县博物馆的收藏空白。
2023年4月24日,宜川县集义镇邹国民先生将祖传的6本医术捐赠给县博物馆。6本医书,其中四本系《增补万病回春》卷2、3、4、8,两本系《增补寿世保元》卷6、8,应为民国石印本,其价值极高。
“文物在我们的手里就算保护得再好,也难免损坏、损伤。只有把它放在博物馆里,才能得到更好地保护,也能发挥它们最大的价值。”邹国民说。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一幅经济社会与历史文物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正在宜川大地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