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文物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博物馆内现有建筑两幢,南临文明东路,为砖混结构的楼房,分别为三层楼和五层楼,其中文物库房占两层,总面积约200平方米,文物综合楼新建陈列室70平方米。
20世纪80年代,在洋县县上中小学、单位等举办《洋县文物》巡回展览,后因无安保设施停办。
1997年,与汉台合作举办《南宋抗金将领彭杲墓》出土文物展。
1998年,在蔡伦墓及祠举办该县《精品石刻》展。
2006年4月,在华革命纪念馆举办《革命文物》展。
2008年,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办《民俗服饰》展。同年,举办《洋县精品文物》展至2014年2月。
馆藏文物
藏品来源
洋县文物博物馆藏品来源由考古发掘、流散文物征集、采集、随工清理等获得,部分文物由解放后县文化馆文物科和原阶级教育馆移交。1991年12月,洋县文物博物馆与汉中市文管会抢救发掘南宋抗金将领彭杲墓,出土了砖雕、陶器、瓷器、铁器等100多件。2003年4月—9月,配合西安——汉中高速公路考古发掘,出土文物60余件;藏品类别有青铜器、石器、金属器、玉器、陶瓷器、字画、木器、书籍、碑刻等,其中以商代晚期青铜器最为有名。
商代青铜器206件、字画24件,还有瓷器等。1991年12月,博物馆与汉中市文管会抢救发掘南宋抗金将领彭杲墓,出土了砖雕、陶器、瓷器、铁器等100多件,其中侍女砖雕、乐伎砖雕和三彩陶俑制作精美。院内还存放宋、明、清碑刻二十余通。
藏品保护
洋县文物博物馆位于县城中心,因文物库房南临街道,为了便于管理,该馆各项制度健全,设有24小时看守制度。为了文物安全和便于查找,藏品总账、分类账清楚,由专人保管:库房安全防护措施到位,人防、物防、技防并重;库房门锁用双锁,三重防护;藏品和人员出入库房有登记,并设保卫专干壹名。洋县文物博物馆重视文物藏品管理,还重视文物藏品的自然损坏,2006年11月同西北大学合作,对青铜器进行了采样研究,制作了《馆藏青铜器锈蚀病害保护及修复方案》。文物库房集中保管,仅简易柜架。2006年11月同西北大学合作,制作了《馆藏青铜器锈蚀病害保护及修复方案》,拟对馆藏青铜器进行修复保护。
文化活动
学术研究
1984年12月—2014年2月,洋县文物博物馆业务干部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发掘报告、调查报告和文物介绍文章40余篇,出版了《傥水集》(周忠庆编,陕西三秦出版社)、《洋县文物志》(洋县文物博物馆编)等著作。
合作交流
2006年11月,洋县文物博物馆同西北大学合作,对青铜器进行了采样研究,制作了《馆藏青铜器锈蚀病害保护及修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