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县博物馆,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名州镇进士巷13号,占地面积6800平方米,隶属于绥德县文化局,是一所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1981年4月,绥德县博物馆成立。1989年,绥德县博物馆汉画像石专题展览馆竣工。1992年,绥德县博物馆汉画像石专题展览正式对外开放。截至2019年末,绥德县博物馆藏品有4153件/套,其中珍贵文物854件/套,举办展览2个,开展教育活动20次,参观人数8万人次。
1956年8月6日,绥德县博物馆扶苏墓冢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81年4月,绥德县博物馆成立,隶属于绥德县文化局。其前身为绥德县文化馆文物股,曾举办不定期的断代文物展览。
1989年,绥德县博物馆汉画像石专题展览馆竣工。
1992年,绥德县博物馆汉画像石专题展览正式对外开放。
1995年,绥德县博物馆对扶苏墓的附属文物扶苏祠重新翻修。
2000年8月,神延铁路建设指挥部翻修八角亭。
建筑布局
综述
绥德县博物馆占地面积6800平方米,扶苏墓区修建了高3.4米,长545.2米的围墙,形成了扶苏墓文物保护区,保护区占地面积6800平方米,保护区有博物馆的行政办公区、扶苏墓冢、八角亭、扶苏祠、汉画像石展览馆、五龙壁等重要的文物和建筑组成。
扶苏墓冢为圆形封土堆,高20米,墓顶有八角亭。扶苏墓的附属文物扶苏祠重新翻修后,恢复了扶苏祠大殿的古建筑风貌。神延铁路建设指挥部捐资23万元,将砖木结构的八角亭翻修为瓦、石结构的八角凉亭。同时在墓冢东南侧以块石修砌高6.7米,长37米的挡土墙,使墓冢坚固挺拔。
展厅
绥德县博物馆陈列以汉画像石专题展为主,展厅建筑面积286平方米,由大厅和展廊组成。厅中央有汉墓复原模型,陕北汉墓分布沙盘及汉墓殉葬品展柜。展廊及展厅墙壁镶砌汉画像石珍品105块。画像石为陕北沙岩石质地,坚硬而细腻。展品内容丰富,形象生动逼真,造型朴素典雅。技法为平面减底浅浮雕,局部以朱墨阴线勾出。陈列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社会生产、科学技术、军事征战。
第二部分:生活礼仪、游牧田猎、文化生活、珍禽异兽、神话传说。
第三部分:墓志、殉葬品、墓像石成套组合。
汉画像石专题展厅的画像石珍品展示了汉代边塞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原貌,为研究汉代陕北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艺术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