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沿革
绥德县革命历史纪念馆为财政全额拨款正科级事业单位,隶属于绥德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下辖绥德师范旧址、三五九旅和绥德警备司令部旧址、中共绥德地委旧址。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名州古城景区的重要支撑及地方性纪念馆。
绥德师范旧址位于县城疏属山上八角楼下,2021年8月正式对外开放。绥德师范学校创建于1923年,原名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24年夏,革命先驱李子洲任校长,并在此创建了西北地区最早的中共党组织,使学校成为西北革命的活动中心。校友齐心同志2000年6月10日为学校题词“西北革命策源地”,同年7月15日习仲勋同志题词赞誉学校为“革命英才的摇篮”。
359旅和绥德警备司令部旧址位于县城疏属山上,是在原359旅绥德警备区旧址上建立起来的。2010年10月完成主体修复的招投标工作,同期启动布展大纲的撰写及革命文物的征集工作,2011年6月24日布展大纲通过榆林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审批,2011年10月正式建成对外开放。
绥德地委旧址位于绥德老城北街西北角明末清初道观九真观内,2014年对原建筑启动复原性维修计划,2015年6月开工进行复原性维修,2016年6月主体修复竣工,同期启动布展大纲的撰写及革命文物的征集工作,2021年8月正式对外开放。
二、文化承载
绥德师范旧址占地面积850平方米,展陈面积518㎡,位于绥德县实验中学校园内,原址留存的2排21孔窑洞布展后,于2021年8月对外开放,通过多种形式展示1923年至1949年绥德师范学校的教育及革命活动。绥德师范学校旧址是西北革命的精神象征,是所在地的文化地标,承载着中国共产党艰难奋斗精神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功能。近年来,随着绥德红色旅游的发展,绥德师范学校旧址多次接待了来自各省市、各单位重要领导。2021年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调研,来到了这里,他深情且肯定地对大家讲,“说绥师是西北革命策源地是有道理的。”绥德师范学校旧址扎根红色脉搏,传承红色基因,一直是青年人的责任和使命。寻找红色记忆,挖掘红色精神,使我们铭记先辈们的付出、感悟先辈们的思想、珍惜现在的生活,并不断汲取智慧,成为新时代下有思想的新青年。
359旅和绥德警备司令部旧址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展线长100米,展出图片1076张,文物326件,通过红色文化广场主题雕塑、照壁浮雕,播火办师范、育英兴抗大、整风促自耕、御寇固河防等板块的展出,结合绥德民主革命时期历史特点和旧址实际遗存情况,严格遵循历史时序线索,采取专题划分布展版块方法,多点位、广角度、区分主次、详略得当地再现了绥德的红色革命历程,形象地再现了革命前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感人事迹和高尚情怀。
绥德地委旧址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展陈面积800平方米,展线长80米,加以19孔窑洞办公场景复原展线。布展主要分为场景复原、专题呈现、文献展陈等三个单元,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相关内容,重点凸显革命教育、文化研究、历史传承三方面功能,全力打造绥德红色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和传播地。1940年绥德解放后,中共绥德地委办公地址迁入九真观,在此担负起领导警备区民主政权建设、巩固边区北大门的重任。特委(地委)书记张秀山、代理地委书记李景波、地委书记习仲勋、李井泉等先后在此任职办公,为警备区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作为当时中国革命党人的一个红色据点,中共绥德地委旧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绥德境内的重大事件及重要活动,生动地再现了曾经发生在绥德的革命史实。
三、现状风貌
绥德师范旧址展出的内容分为两大板块:第一板块:西北革命策源地。经中共北京区委批准,李子洲于1924年11月创建了西北地区最早的中共党组织中共绥德小组。建立武装力量、开展武装斗争,绥德师范师生积极投身其中。第二板块:革命英才的摇篮。学校先后培养了马明方、刘澜涛、马文瑞等50多位高级干部,培养了著名作家柳青等杰出人才。
359旅和绥德警备司令部旧址展出的内容主要分为绥德四师和李子洲、绥德警备区和王震、绥德地委与习仲勋、抗大和何长工两大板块,主要讲述了以李子洲、王震、习仲勋、何长工等革命先辈在绥德战斗生活的史实。
绥德地委旧址布展主要分为广场雕塑、场景复原、专题呈现、文献展陈等四个板块,重点凸显革命教育、文化研究、历史传承三方面功能,全力打造绥德红色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和传播地。2021年9月14日,习近平在绥德地委旧址,仔细察看旧址布局和部分复原场景,参观有关专题展陈。习近平指出,回顾这段厚重的革命历史,老一辈革命家坚持“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坚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坚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有着重大教育意义。
四、青少年教育功能特色
绥德县革命历史纪念馆充分发挥公益性服务功能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每年接待游客约10万人次,其中中小学生约4000余人,社会团体约300个,包括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学校师生,游客数量逐年增加。
目前纪念馆先行与绥德县各中小学进行了馆校合作,开展了双师课堂实践教育活动。举办“小小讲解员志愿者”培训活动、革命文物进校园活动,辅之以各种书籍资料,重点讲述革命人物的英雄事迹,引导广大青少年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血脉、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切实发挥纪念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2012年10月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授予纪念馆“榆林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14年5月,团市委授予纪念馆“榆林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5年10月,团省委授予纪念馆“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2016年3月16日我馆被中共榆林市委、榆林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榆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6年12月19日,本馆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2020年12月,荣获省级文明旅游景区称号;2021年12月16日被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授予现场体验教学点;2021年12月31日被授予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2年5月纪念馆宣教组荣获“榆林市五一巾帼标兵岗”奖项;2022年11月被共青团陕西省委命名为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2023年5月荣获“青年文明号”称号;2023年11月被榆林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列入榆林市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名单;2023年12月中共榆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授予中共绥德地委旧址廉政教育基地。
中共绥德地委旧址外景
绥师旧址全景
三五九旅和绥德警备区司令部旧址全景图
中共绥德地委旧址场景复原
中共绥德地委旧址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