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阴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

      2025-05-03 7893 9 357

      669f81ec03450.png


      陕西汉阴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以移民农耕文化为主题,以自然山水为背景,以古梯田为展品,以民风民俗为辅助,保护和展示原生态生产生活方式和旅游的开放式生态博物馆。凤堰古梯田位于汉阴县漩涡镇黄龙村、堰坪村、茨沟村,距县城35公里。据考证,凤堰古梯田是由清代湖南长沙府善化县吴氏家族移居当地后所建,始于清朝乾隆年间,于咸同时期大规模建设,已有250多年的历史,它集“山、水、田、屋、寨、村、庙、农”为一体,融“浑厚、雅致、奇趣、清新、壮美”在一身,是人与自然的伟大杰作。200多年来,凤堰古梯田持续使用和发展着,作为农耕文化的“活化石”、民族智慧的结晶、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山地农业技术知识体系的集成、农业生物的“基因库”和独具特色的自然与文化景观,凤堰古梯田是一类典型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文化遗产。


      凤堰古梯田包括凤江梯田和堰坪梯田,分布在海拔在500至650米之间,连片共1.2万余亩。所有的梯田都修筑在山坡上,梯田级数均在200级左右,梯级层高0.3—1米不等,每级宽3至15米,最长处达600余米。梯田灌溉系统完备,依靠黄龙沟、茨沟、冷水沟、龙王沟4条溪水自流灌溉,潺潺流水,四季不绝。2010年,凤堰古梯田被评为“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


      凤堰古梯田位于南北文化的交汇地,是中国移民文化与农耕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是山地农业技术知识体系的集成、是中国农耕文化的“活化石”、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农业生物的“基因库”和独具特色的自然与文化景观,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具重要意义的农业文化遗产之一。


      春天到乡间观赏油菜花,花迎花送,心情自然会溶入到大自然里,令人心旷神怡。梯田环绕的村庄,油菜花种植在村民的房前屋后,一对夫妇正就着这样的风景吃午饭,男主人自我介绍说,他叫吴明寿,一直居住在这里,门前的田地就是他们耕种。老吴讲话并不是陕西腔,而是操着浓浓的客家口音,他的祖上吴氏族人,在清初“湖广填陕南”大移民中从湖南长沙府善化县迁来的,不仅带来了南方先进的农业理念和种植方法,还创造、总结出一套垦种梯田的丰富经验。从乾隆年间始,这片梯田经过十几代人营建,已有250多年的历史,创下了北方首开梯田的奇迹。把南方的农耕文明北移,与凤堰当地小气候完美结合,200多年来,这里从没有发生水土流失以及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它不仅是中国北方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清代梯田,更是湖广移民开发陕南的“活标本”和中国农耕文化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