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

      2024-05-20 7893 9 357

      馆藏文物

      正是骨骸多为石膏复制品

      出土文物大多藏于考古研究院

      收归国有后,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职责更多了:不仅要对秦公一号大墓进行有效保护,还要负责雍城遗址的保护管理,制定并组织实施与其相关的保护利用规划。因此,博物馆加快了《雍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编制步伐,将国家投资资金用于秦公一号大墓及雍城遗址的一系列保护:前后两次对大墓南坡及墓道南壁部分进行加固保护,加装了防护栏杆;改造了陈列馆,拓宽了陈列内容;完成了雍城遗址保护标志碑的栽植、文保员队伍的扩充、实施了秦公陵园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硬化地面5000多平方米,绿化东西墓道两侧15亩;《雍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车马坑保护展示临时大棚设计方案》等经过反复修改、多次论证,获国家文物局批准通过;秦公一号大墓顶棚加盖也在积极酝酿中。

      针对网上所说“人骨骨骸露天陈列,被白雪覆盖”,博物馆方面回应称,2012年,对墓葬大棚的加盖就组织有关机构进行了论证,最终由于资金缺口较大无法实施,《雍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获批,进一步为申请加盖大棚创造了条件。有关墓葬中出土文物的保存问题,他们说,由于受当时文物保护条件所限,发掘结束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只留下保存较好的4根“黄肠题凑”椁木和木碑在陈列室展览,其他文物均带回考古院做进一步研究。而大墓中一排排的箱殉和匣殉、木碑都是复制品,里面的人骨大多是用石膏复制,有的是从附近取土场捡拾的骨殖,目的是为了展示春秋晚期活人殉葬惨烈场景和秦人特有的“屈肢葬”式。

      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是在我国迄今已发掘的最大古墓葬——秦公一号大墓遗址上,由陕西省凤翔县南指挥村农民集体投资,进行保护性开发兴建起来的,系我国第一座农民集资兴建的博物馆。由于资金及政策性障碍,这个民营博物馆从一开始就遇到了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问题。这一问题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2005年,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文物局向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拨款380余万元,用于遗址的保护。宝鸡市委、市政府多次就博物馆的归属及体制进行调研论证,根据文物部门的意见,宝鸡市按照保护文物资源、开发旅游产业的总体思想,将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正式划归宝鸡市文物局管辖,从而扫除了博物馆发展中的体制障碍。


      发展历史

      1977年秦公一号大墓的考古发掘成果,占据了中国考古史上的“五个之最”,使凤翔享誉海内外。

      由于具有如此重大价值,在秦公一号大墓发掘10年后,国家决定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秦公一号大墓博物馆对其进行保护。可惜的是,秦公一号大墓遭遇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命运嘲弄,正赶上宝鸡市扶风县法门寺地宫佛指舍利被意外发现,陕西省将保护经费先投向了法门寺。秦公一号大墓的保护一度搁浅。直至2000年,秦公一号大墓所在的南指挥村60多户村民自发筹集资金近百万元,建起了我国首家农民创建的遗址保护博物馆——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博物馆。博物馆建成后情形并不乐观。据了解,一个博物馆的运营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除了前期投资外,后期经营维护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资金成为困扰这家博物馆发展的最大瓶颈,再加上经营不善,发展可谓举步维艰。

      事实上,大多数博物馆都可以通过立项来申请保护资金,但是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博物馆却由于体制问题而无法得到专项资金。2005 年,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文物局曾下拨380多万元文物保护经费用于大墓的遗址保护。可是,钱到了宝鸡市,却迟迟发不下来,就因为这是座民办博物馆。捉襟见肘的境况维持了几年,最后经文保人士奔走呼吁,终于在2007年,迎来了收归国有的好消息。2007年9月18日,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博物馆收归国有,并更名为“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


      五个之最

      因为它的发现占据了我国考古史上五个之最:它是中国迄今发掘出的最大先秦墓葬;墓内186具殉人是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椁室的“黄肠题凑”椁具,是中国迄今发掘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国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


    • 文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