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门是大明宫的正南门,共开设五个门道,上筑有城楼,规模超过其它宫门,门内是约500米长的御道,直抵含元殿庭。新建的丹凤门并非复建,而是钢结构上挂上板材做成的模型。
丹凤门内部是以原丹凤门遗址为主的博物馆,实现了保护与展示结合。复建后的大明宫丹凤门为丹凤门遗址的专门保护大厅,也称丹凤门遗址博物馆。共分上下两层,一层是利用多媒体形式讲解大明宫与丹凤门的展示厅,二层是大明宫文物展示区和丹凤门遗址的参观平台。
据遗址博物馆内考古发掘资料显示,丹凤门遗址的规模之大、门道之宽、马道之长,均为隋唐城门的考古之最,被中国考古界誉为“盛唐第一门”。
历史上的丹凤门始建于唐高宗李治龙朔二年(公元662年)。作为大明宫的正门和中轴线,此门是唐朝皇帝与属臣等出入宫城的主要通道。同时,丹凤门也是唐朝历代皇帝举行登基、改元、宣布大赦等外朝大典的重要场所,堪称大唐王朝的国家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