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博物馆:文创让文物“活”起来

      分类:文创资讯 来源:安阳日报 作者:张璐
      2020-12-21 27840 0 0

      5fe071acce6f7.jpg

      安阳博物馆文创产品三司茶器觥和商罍杯


      文物有深意,文创有新意,当文物遇上文创产品,蕴含无限创意,沉睡千年的文物一下子“活”了起来。


      随着国际、国内对文化产业的日趋重视,从2013年开始,安阳博物馆着手文创产品的开发和利用。通过7年的探索与努力,该馆文创产品开发工作从起步日渐走向成熟。


      “我们刚开始做文创产品时,可用的经费比较少,所以开发的种类比较单一,是对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初步探索。”说起刚开始接触文创产品时,安阳博物馆文创产品负责人回忆道。之后几年,安阳博物馆先后自主开发了以馆藏文物青铜觥和白陶罍为创意的特色茶具;联合滑县特教学校以馆藏青铜器、书画、瓷器等文物为素材制作出特殊工艺特色和本馆特色相结合的烙画手工艺品;依托“流过往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开发制作了茶巾和纪念明信片;根据馆藏木版年画设计印制的木版张贴画、明信片;自主设计制作的十二生肖剪纸明信片等。“在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除了觥形紫砂壶、商罍杯等这些依托馆藏文物资源开发研制的文创产品外,我们还跟其他合作商定制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纪念品,如石刻拓片、甲骨文复制品、小工艺饰品、特色文具用品等,实行自售、代售相结合的模式。”该负责人说。


      5fe071ace9237.jpg

      ▲十二生肖剪纸明信片


      11月24日,记者来到安阳博物馆文创产品陈列柜,看到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或精致、或可爱,让人目不暇接。“你看这个商罍杯,有白泥(白色)、段泥(黄色)、紫泥(紫色)等3种紫砂泥色,杯型仿自殷墟出土的兽面连体纹白陶罍。原器颈部装饰条带状兽面纹,器身以云雷纹衬底,装饰连体兽面纹。原器器身满工,构思巧妙,工艺精良,是殷墟白陶器中的精品。”安阳博物馆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几件最有特点的文创产品,商罍杯就是其中的一件。


      采访中,造型优美、做工优良的文创产品三司茶器觥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三司茶器觥(觥形壶)是紫泥色,壶型仿自殷墟出土的兽面纹青铜觥,原器器盖为虎首状,盖首有两菌柱形角,器盖、器身通过子母口合体,鋬作兽首形。盖身装饰有夔龙纹、虎纹、蛇纹、鸟纹、云雷纹等,器腹、圈足装饰有夔龙纹、象纹、兽面纹、云雷纹、扉棱等。觥形紫砂壶由3部分组成:壶盖、内盖和壶身。本壶既可作为陈设品观赏,也可作茶具使用。”安阳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


      5fe071ad0441c.jpg

      ▲木版年画明信片


      年画和明信片也是安阳博物馆的特色文创产品,根据木版年画创作的年画和明信片深受游客喜爱。“木版年画来源于群众,更贴近群众,但是木版年画的传承应通过多种途径,我们馆当时在滑县收集了大量木刻版,并挑选出一些极具地方特色和吉祥寓意的木刻版,印制、上彩后制成明信片和张贴年画。”随行工作人员介绍道。大家将年画、明信片用于张贴、送人,可以寄托美好的愿望。安阳博物馆工作人员也会挑选不同种类的明信片和年画在举办社教活动时发放给大家。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安阳博物馆文创产品已走出安阳,走向全国。近年,安阳博物馆文创产品先后参加了各地举办的许多展会,且成绩斐然。2014年,参加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同年12月,参加广州召开的国际文物博物馆版权交易博览会。2016年5月,参加安阳市文化产业精品展销会;9月,参加成都第七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12月,参加广州国际文物博物馆版权交易博览会。2016年,安阳博物馆在成都第七届博博会上获最佳展示奖、安阳市文化产业精品展销会最佳组织奖,在广州版交会上以安阳博物馆开发的馆藏青铜觥和白陶罍为造型的紫砂壶、紫砂杯文创产品获得国家专利局颁发的专利证书和 “十大最佳文博传承奖”。此外,展会中,安阳博物馆受到了与会领导和参展观众的高度赞赏,并获得“最佳人气奖”。


      说起下一步的工作,安阳博物馆文创产品负责人说:“我们想通过我馆文物资源,结合安阳的历史文化元素,进一步做好我馆的文创开发工作,利用文创产品这一载体展现古都安阳的独特魅力与活力。接下来,在文创产品的种类上,我们也会尝试开发更贴近大众的、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的文创产品。”


      该负责人表示,之后的文创产品要不断尝试在尊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入文化创意,做出贴近百姓生活的和大家喜闻乐见的、比较有实用性的产品。通过文创产品让大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其所传递的传统文化因子,使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博物馆,让博物馆里沉寂的传统文化“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