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登上百姓门楣 多地博物馆新春文创“上新”啦

      分类:文创资讯 来源:安徽网 作者:陈秋莉 陈牧 张大为
      2021-02-03 27333 0 0


      春节临近,又到了家家户户“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时刻。记者了解到,全国各地多家博物馆纷纷推出富有新意的文创产品,对联、横批、福字、门神每一样都大有来头。记者了解到,来自安徽博物院的“安博年礼”礼盒也加入了祝福序列。千年历史回响,登上百姓门楣,诚意和祝福也伴随着这些图案和文字传递在节日的氛围里。


      “安博年礼”融合徽文化气息


      在网购平台上,来自安徽博物院的“安博年礼”礼盒受到不少关注。这一产品设计源自“鹤鹿同春”和“吉祥如意”两对馆藏徽派建筑拱撑,选自其中带有吉祥如意的动植物元素和传统图案,对元素进行二次创作,并在设计中沿用吉祥如意拱撑上代表徽州人家的徽州建筑门楼图案与吉祥物的组合方式,突出徽州人家与代表吉祥福寿寓意的动植物关系,传达新春祝福,极具徽文化气息。


      601a6b4a6ca15.jpg


      记者了解到,对联图案取自游春图人物门罩砖雕中的狮子纹样,字样取自新安画派黄宾虹山水画《山水图屏》款识“水影山光翠荡磨,春风波上听渔歌。”红包取材自徽州隔扇门的部分纹样,取名为宝鸭穿莲、松鹤延年、锦上添花、喜鹊登梅,分别寓意“状元及第逢考必过”“人如松鹤般高洁、长寿”“好上加好、美上添美”“喜报春光”,而福字和静电窗花则取材自云中白鹤砖中的祥云云纹与浩然堂款粉彩描金盘中的缠枝莲纹、团寿蝙蝠纹,寓意福寿连年。


      来自黄山在杭州工作的刘先生告诉记者,今年家里亲朋馈赠以及自己购买家里已经攒了不少新年福包,他最看重这份来自家乡的美好寓意,也打算在贴对联的时候,跟孩子们说说这背后的文化故事。


      御笔文豪镌刻新年祝愿


      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一向受到追捧。记者注意到,2021《宫里上新》福筒为故宫文创的粉丝重现紫禁城贺岁庆新、迎祥纳福的盛大景象。将福筒轻轻转动,紫禁城的华灯便随着视线流转,一幕幕非凡的景象,令人如置身其中。对联来自康熙皇帝为延禧宫题的一副著名楹联,“麟游凤舞中天瑞日朗风和大地春”,横批则是雍正皇帝题的“福喜盈积”。对联用长卷式的插画,演绎一幅徐徐展开的紫禁城新春潮玩画卷。对联套装内还有福字两个、挥春两幅,挥春的文字为康熙皇帝在宫中所题的“欢乐有福、四时吉祥”。


      601a6b4a78131.jpg


      除皇帝御笔所书祝福,在国内博物馆推出的贺岁文创产品中,也不乏书法大家之作。西安碑林博物馆的“镌墨留香”新年礼盒以中国书法为主题。博物馆从碑林四千多方名碑,一万多件藏品中挑选,将王羲之、颜真卿、张旭怀素等文人笔墨融入产品,整个礼盒文化气息浓厚。礼盒中的书法也是大有讲究,礼盒中的大春联取自颜体创始人颜真卿的笔墨,显示君子气度,四字小春联则是来自颜真卿《多宝塔牌》中的名句“励精行通”“身心泊然”,有着“愿你无论身处何处,都怡然自乐”的祝愿。


      601a6b4a8ef68.jpg


      游艺珍宝亮相传递新春福味


      此外,还有不少博物馆的新年文创都充满了想象力。来自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食来运转”新年礼盒灵感来源于馆藏的明代《食物本草》。礼盒的包装和内含的对联、福字、红包上的图案,来自《食物本草》中的葫芦、石榴、花生、柿子等“可以吃”的吉祥图案。礼盒里还配了装有艾草、绣着葫芦的香包,让你在新一年福禄、健康傍身,更有一份荠菜种子取“聚财”之意,等待你在开春种下,“食来运转”、福气发芽。


      601a6b4b18b58.jpg


      成都博物馆的天官赐福礼盒套装取材于馆藏的清代《天官赐福》皮影:对联上的皮影道具灯笼,福字上的头戴丞相帽、身穿绣龙袍、脚踏祥云的天官,挥春上象征财源滚滚的财神,以及社火、舞龙等年味十足的喜庆元素,让古老的民间艺术为传统的春节增添了更多喜气。无论是运用的烫金工艺、福字对联上的肌理纹路、镂空处理,都让整套礼盒的美感升级。


      601a6b4b2f98f.jpg


      敦煌研究院的莫高春晖礼盒内,飘逸灵动的飞天、各种奇珍异宝、吉祥瑞兽,瞬间将你带至敦煌石窟,与千年的丝路荣光面对面。对联、福字中处处可见花草繁茂、枝叶相连,8个利是封的图案,来自于敦煌壁画中的野牛、狮子、鸾凤、巨龟、大鱼、香炉、虎纹、灵鸟,代表了牛劲冲天、万事如意、富贵平安、年年有余等所有美好的祝福与心愿。


      601a6b4b3edb4.jpg


      记者了解到,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喜庆元素的新年文创,价格也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不少产品都在网购平台上受到消费者的追捧,期待这些挥春的文图能够装点门楣,迎来红红火火的新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