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华之光·金东文创专区非遗传承体验周活动圆满落幕。活动期间,市民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感受文化的魅力。近年来,金东区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助力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税力量”守护木版年画
“刻版一定要选用40年以上的成块梨木,先把它阴干,再根据画稿雕刻好模板。然后还要晾画、印画、码垛,每道工序都有窍门。” 走进金华木版年画基地、金华木版年画博物馆,负责人黄菁菁将年画的制作过程娓娓道来,这里是全国第六个年画制作基地,收藏着数百张明清古年画。
黄菁菁介绍,近几年,博物馆将传统的木版年画作为IP进行打造,借着金东文创专区的东风,设计出一系列具有年画元素的红包、糕点、酱醋等,广受消费者欢迎。
在文创产品销售过程中,黄菁菁也成了税务部门的“常客”。“税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悉心指导我们网上便捷办税,‘非接触式’办税很方便,只需要动动鼠标就办好了。” 黄菁菁说。
据了解,区税务局建立非遗产业“点对点”联络员制度,通过网络远程协助,解答企业税收优惠问题,进一步助力传统非遗产业与现代文创产业对接。
“税礼包”缓解八婺乡愁
“每款糕点背后都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承载着民风民俗。不能归乡的游子,最是想念这一口八婺味道。”在楼师傅婺式糕点工作室,笔者见到了中式烹调高级技师、国家高级面点师楼洪亮。在他眼中,还原、复活、改进传统的糕点制作,就是在传承百姓故事,传承金东的乡愁。
“我们不断改进传统的糕点,离不开税务部门的助力。疫情影响之下,减税降费‘税礼包’让增值税征收率从3%降到1%,加之社保费的诸多优惠,我们的资金链更加完整,我们的信心也更足了。”楼洪亮笑着说。现在,他已经在全省开了5家门店,婺式糕点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亮。
“税下乡”助力古技焕春
2009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婺州窑的传承人方益进创办了金华古婺窑火陶瓷文化有限公司,汲取景德镇、龙泉等多个产瓷区的陶瓷烧制经验,自主研发出陶瓷品种——玉青瓷。去年以来,他对税务部门的助力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据悉,为助力文创产业,区税务局开设文化企业税务讲堂,并派出驻企服务员,让税务服务升温,为文创产业发展加码,使古老的技艺焕发新的生机。
“国家对小微企业的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一出,税务部门马上就开展‘税务下乡’,帮助我们梳理政策,确保我们吃透享尽政策红利。”方益进说,“去年23万元的税费减免,让我们缓解了资金压力,帮助我们走出疫情带来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