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萌萌哒”的雍正火了之后,“卖萌”便成为国内很多机构开发文创产品时首选的设计思路。文创产品在很长时间里都存在着市场和创意没有很好对接的问题,这就导致很多设计师虽然很有创意,但设计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推不出去,因为没有很好地引起消费者的共鸣。
有参展商表示,“卖萌”就是把市场性操作起来了,因为“萌”是比较容易引起共鸣的,而且,这类设计产品所要求的无论是设计能力还是设计敏感度、品质,都稍微低一些。“毫无疑问,市场需要这种类型的文创设计,但‘萌’不应该成为主轴。如果只有一大堆‘萌’,该去哪里寻找文化属性?”
实际上,文创产品不能跟流行贴得太近,否则很容易变得低俗,文创产品设计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文化创意生活类的,比如日用工艺品、依靠品牌运作的创意商品等;另一种是带有明显属地性质的文创产品,比如跟博物馆、美术馆合作研发的产品。“无论是哪一种,设计的价值就在于透过创意,创造出物品本身价值之外的艺术性。”
艺集的负责人认为,好的衍生品应该首先“接地气”,让每个人都可以在实际生活中用到。“就像迪士尼的衍生产品已经渗透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文具书籍、家居用品、食品、服饰等等。
在做衍生产品的时候,除了体现产品的文化属性,也希望能够让产品年轻化、时尚化,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博物馆的文化。设计师需要把故事的能量通过自身的认知灌输到产品当中,这样消费者才会有感动,如果没有感动,文创产品很容易就会沦为地摊货。”
国内观众购买衍生品的意愿不强烈,在业内看来除了价格居高,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在于国内衍生品的品类单一,缺乏创意,实用价值较差。
“文创产品设计得好的话,生命力会非常持久,这也是它跟工业设计的一个很大的区别。比如手机设计,产品设计成功后,推出一年就会过时,接着,你需要再做新的设计。而文创的东西,做得好,过了百年以上或许就是古董艺术品了。”
在产品日趋同质化的今天,只有设计才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2019年设计北京呈现了传统文化与当下潮流的碰撞,展现了不同层次和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
设计北京自开始就是以满足大众消费为出发点,所以设计北京虽能展现中国设计的一些面貌,但仍然缺乏最具有创新精神和颠覆力量的设计作品。
给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