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文化旅游消费升级,讲好文化故事尤为重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类文创产品备受追捧,如引领文创“网红”热潮的故宫博物院,就打造了故宫口红、故宫笔记本等数款炙手可热的文创产品。要让传统文化重新进入生活,文创产品是一个新潮的媒介,既能赋古韵以新生,又能蕴文化之博美。
近期,阳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阳江市风筝协会与深圳大学,共同推出“阳江文创”设计项目,以创新的方式对阳江文化进行再解读与再创造,用顺应时尚潮流的文创产品吸引受众,不断解锁阳江文化内涵和历史根源,让传统焕发新生,用非遗点亮生活。
“北有潍坊,南有阳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阳江风筝,它记载了千百年来阳江当地的风俗人情和精神寄托。“阳江文创”是在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阳江风筝技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结项后的延展成果。本次“阳江文创” 项目由深圳大学艺术学部张毅副教授作为负责人,在优秀学员的原创风筝基础之上研发的系列文创产品,将阳江风筝传统技艺转化为具有阳江地域特色的文化纪念品。系列文创产品借助阳江风筝的形态演绎让受众了解阳江新时代地域文化、城市精神。
从文化传承与文化传播的角度,以阳江风筝具有代表性特色的“灵芝风筝”中蕴含的白娘子盗仙草的故事,体现阳江荷塘月色的水仙草、搪塞鱼、寓意美好祝福的小鹿的形态为创作元素,将形态高度提炼、以线描图形的方式概括。结合日常用品:书签、笔记本、水杯、抱枕、冰箱贴等产品特性,创作了具有阳江风筝地域特色的相关文创产品。
(抱枕)
(笔记本)
(陶瓷杯、保温杯)
如灵芝书签,以学员林远志(@肥志)创作的“人类与天空,由风筝线连接”作品为蓝本,以漫画的手法描绘的灵芝受风面图案设计制作,吸引了众多年轻群体的喜好,该漫画以微博、微信公众号为传播平台,发稿3日内仅新浪微博平台获得50多万的阅读。
(灵芝风筝书签)
在西安文创设计师王梅设计的另外一款灵芝-小鹿书签中,巧妙地将传统灵芝风筝中的组件打散,将灵芝与小鹿以书签吊坠的方式呈现,体现了书签的灵动及使用上的趣味性。
(灵芝风筝书签)
“阳江文创”设计师之一的王梅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只是民俗、技艺,而是千百年来日常生活的结晶,蕴藏着对生命与世界的思考。而阳江风筝技艺也记载着阳江当地这么多年的风俗人情,和精神寄托,保护阳江非遗,不仅是把这些技艺做成标本,让它们重新进入生活的语境,在日常中绽放光华,才是最好的保护。这些丰富的形态融入现代家居生活和装饰,凸显实用性,无疑能让阳江风筝活起来和再火起来。也唯有这样,才能让非遗从“遗产”变成“财产”。
(冰箱贴)
非遗文化的传承,不能只靠藏进博物馆。让非遗流入市场,贴近生活,让大家都能触摸到它的璀璨与风采,赋予文化传承新的生命力,才是推出这一批阳江风筝文创产品的初衷。
这些兼顾实用性、趣味性、艺术性的文创产品,如同穿越时空的“讲解员”,带领人们探寻五彩斑斓的阳江故事。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