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期间,河南卫视再出圈。
继《唐宫夜宴》后,6月12日晚,河南卫视再出爆款,一段不到两分钟的水下中国风舞蹈视频《洛神水赋》惊艳全网,网友直呼「看到了神仙」。
一天时间,#河南卫视杀疯了#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也在个人推特上称赞《洛神水赋》,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进行了转载、评论、点赞。
河南卫视的出圈已经不是第一次。年初,春晚节目《唐宫夜宴》意外走红,河南卫视第一次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久后,河南卫视又相继推出网络晚会《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形式风格一脉相承,将河南历史文化与歌舞等艺术表演形式结合,视觉效果引人入胜。
《洛神水赋》刷屏,远不止一次传统文化在视觉上的成功表达,其背后是系统谋划的节日文化IP打造,隐藏着河南在数字文创上的勃勃野心。
1 频频出圈,河南做对了什么
河南频频出圈,分析其原因,关键是做对了以下几点。
首先是塑造极具冲击力的视觉美感。此次刷屏的《洛神水赋》,仿佛3D大片,每一帧都像剧照,给人以愉悦的审美体验。
而5G、AR等先进技术的加持,有助于提升整个舞台的场景感和立体感,帮助塑造绝美震撼的视觉效果。比如《唐宫夜宴》将5G、AR技术融入磅礴大气的舞台背景,整个画面美轮美奂,观者如入其境。
其次是传统文化底蕴做支撑。河南卫视以国风类节目为载体,通过河南相关文化元素的密集展示,加上传统节日本身具有的文化内核,给人以高度的文化共鸣感。
不过,现代技术在文化内容上的使用并不新鲜,春晚舞台早已将5G、AR技术运用熟稔,也并未因其靓丽的视觉表达引发广泛点赞与讨论。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更是不在少数,六朝古都西安,十三朝古都南京文化底蕴丰厚,也未见类似的短视频持续出圈。
河南的高频出圈,绝不仅是由于视觉表达上的震撼呈现,更在其文化内容的叙事性表达。这种故事性,不仅体现在节目本身,也体现在晚会节目的串联,还体现在晚会与晚会间的联系。
比如《唐宫夜宴》还原了唐俑少女,通过对她们一路嬉笑打闹,参加夜宴的叙事,拉近了观者与唐人的距离。曹植在洛水邂逅洛神,见其「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一时间深陷洛神之美,《洛神水赋》背后本身就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同时,《端午奇妙游》晚会舞者中的四位唐宫小妹有自己的名字和身世经历,由四个姑娘故事之间的衔接与转换,带出舞蹈节目,节目过渡自然顺畅。
此外,河南卫视前几场节日晚会之间并不孤立,它们之间通过故事串联,具有高度的连续性。《端午奇妙游》故事设定为《唐宫夜宴》的前传,而《端午奇妙游》的故事线又为后期的《七夕奇妙游》留下伏笔与预告。
单纯的视觉效果带来的多是一次性传播,内容可能会刷屏,但难以产生话题性讨论。
比如4月底出现在网上的水下舞蹈视频《卷珠帘》,视觉效果好,也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网友虽好评如潮,但也未像《洛神水赋》一般形成话题讨论。
有故事,才会引发话题性讨论。加上节目推出时间,刚好撞上端午,故事与节日文化内核吻合,多个因素叠加,造就了《洛神水赋》的刷屏出圈。
围绕传统节日,河南卫视出了一系列的节目安排,后续将在七夕、中秋等节日中陆续推出。按照目前的打法,后面的晚会,河南卫视有望再出爆款。
2 刷屏背后,河南正在下一盘数字文创大棋
如今,河南卫视的节日奇妙游系列晚会已形成独家IP,在提升河南形象、助力文旅产业宣传的同时,节目衍生的文创周边也迅速跟进。
《唐宫盛宴》播出后不久,由河南博物院文创办最新推出的「唐宫夜宴版仕女乐队系列盲盒」首发,天猫官网目前也出现了许多相关主题的产品在售。
将现代技术融入传统文化,通过故事化呈现,持续输出文化价值,打造文化IP,并带动文创周边产业发展。实际上,河南卫视的这一套是典型的数字文创玩法。
文化是资源,背后更具价值的是文化与实体产业的结合,这也是数字文创最为重要的部分。
纵观全球最著名的IP,超过一半的IP最高收入来源都是衍生品和零售。比如Hello Kitty、美少女战士这两个IP在衍生品和零售方面的收入几乎达到了IP总收入的99%以上。
迪士尼依靠做电影内容起家,打造了《冰雪奇缘》等一系列IP,光《冰雪奇缘》的授权及衍生品业务,在过去6年就创造了近百亿美元收入。
故宫文创产品上万种,2016年其营收就已达10亿。其推出的荷包口红,实现了4天卖出10万支的销量成绩。利用传统文化,故宫打造出了自己的文创商业版图,搭建起了以IP价值为核的产业链。
数字文创的衍生品价值巨大不可置否,但难就难在IP的打造上。河南清楚地知道,仅依靠惊艳的视觉效果,难以引发火爆全网的话题讨论,更别说打造出IP,来引发观众持续关注。
选取一年中传统文化内核最为饱满的中国节日进行主题策划,通过系列节日,打造独具河南地方特色的节日文化IP,创新表达方式,强化故事属性,持续引发关注,再创作衍生品,带动文创周边产品销售。
实际上,河南在下一盘数字文创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