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大赛详情:http://www.daqinip.com/daqin/newsinfo.php?id=1434
日前,由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福州市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筹备办公室主办,福州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福礼天下”文创设计大赛评出各类获奖作品。
哪些作品获奖了呢?让我们一睹为快吧!(各奖项排名不分先后)
金奖1 《古厝映像马克杯》
作品介绍:
采用德化白瓷传统工艺制作,如脂似玉,洁白细腻、温雅脱俗。茶盖取型于古厝屋脊,茶漏镂空“44”,寓意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与福州文化完美融合。杯体上下镶制金边,以烫金工艺烧印福州古厝屋脊抽象图案,同时融入代表福州特色“福文化”的“福”字,祝福四海而来的贵客。杯身的茉莉花含苞待放,仿若在微风中摇曳,散发阵阵馨香,寓意来宾与福州文化的情缘一生莫离。茶杯的握把取型于中国“中”的一部分,凸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金奖2 《HelloFujian历史人文系列》
作品介绍:
《Hello Fujian》是根植福建省、以普及和传播本土历史人文为责任的一个文创型项目。其创作的出发点在于:以凸显时代特征、更接人气的表现形式让福建历史、文化、名人为更多年轻化趋势的社会群体所认知;一方水土一方人,人是构建城市多元化文化的核心,通过极具亲和力的“人文卡通(Culture Cartoon)”将历史文化与时代接轨,一册在手福建全有,实现先普及而后传承的积极作用。
金奖3 《平与仄》
作品介绍:
这是一款极简的茶盘设计,提取龙岩特色建筑土楼的外观造型以及色彩搭配,作为茶盘的设计参考,删繁就简,用现代化的设计语言,将传统的元素与文化很好地融合到作品中,由此设计出来的作品极具浓厚地域特色、旅游文化特色,可以作为龙岩的城市礼品进行宣传、表达等用途。
银奖1 《飞白-茶器》
作品介绍:
飞白茶具的设计不但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将“竹、茶、水、漆”等中国元素完美呈现,还着重凸显人与器物的和谐,加入人性化功能细节,释放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为了让器型显得更加开阔,特别采用润透如玉的德化白瓷,手工制胚,勾勒出清晰飘逸、动感的线条。瓷胎致密,器质不凡,灵动内秀,形神兼备,引发茶客视线追随。茶具表面以大漆髹饰,更具艺术感,成色丰富艳丽,层次分明。
银奖2 《厝落之间》
作品介绍:
“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说的正是闽南的特色建筑——红砖古厝。作品采用红白相间的颜色,并结合闽南建筑元素燕尾脊和滴水兽,屋顶上的燕尾脊如同两只燕子栖息在屋顶两端,以求团结吉祥之寓意,给人一种燕子归巢的视觉感受,予祈求漂泊的游子早日归家的期待。喜庆的红色茶具可以让漂泊归来的游子在过年时泡茶招待宾客,增添节日氛围,也可以当作伴手礼送予亲朋好友。
银奖3 《中国盒子福系列》
作品介绍:
《中国盒子福系列》以蝙蝠、蝴蝶、葫芦为设计元素。盒子釉面蓝中泛青,描红“寿字纹”,象征着千秋万代福寿绵长的传承之意,旁边又绘有蝙蝠纹样,取“福”字谐音,有“进福纳吉”的祝福寓意。《喜福连绵》盒子来源故宫织锦纹饰,盒身繁花丛中对对蝴蝶嬉戏,寓意成双成对、富贵幸福,盒子以敦雅帝王黄为底色,表达了喜福双至、连绵不断的美好祝福。《福禄连连》盒子来源于中国传统葫芦元素。葫芦自古以来便是“吉祥”“福禄”的象征。
银奖4 《把“非遗”穿身上》
作品介绍:
传统民族服饰的一针一线都独具自己的韵味和意义,作者边研究福州罗源畲族的服饰,边创作了这套现代的民族服饰。
银奖5 《海丝物语 —— 艺术折叠充电书本灯设计》
作品介绍:
一段海洋探索之旅、一本讲述海丝故事的书。打开书,一幅福建沿海风情映入眼帘,郑和雄伟的宝船,满载福建沿海风景建筑、人文景色,正迎风破浪,传播福建海洋文化精神,诉说着福建海丝文化,给人以一种身临其境的视觉体验。书本灯采用高品质的杜邦纸,防水抗撕扯,环保可回收,以独特触感纹理打造质朴的复古感。合上,是一本书;翻开,随即变成了一盏展现福建沿海风情的灯,兼具美感与实用性。
铜奖1 《拾漆》
作品介绍:
基于海丝文化,设计灵感来源于丝绸柔和的形态,提取丝绸、海浪等基本元素进行构成,整体采用红色和黑色两个色调突显漆器的分量感,结合福建本土大漆工艺所特有的纹理进行制作,形成独特的美感。
铜奖2 《茗静》
作品介绍:
此套茶器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平潭岛,平潭岛一望无际碧蓝色的辽阔海景,一眼望去具有洗涤心灵之感。茶器以水滴为主要设计元素,茶壶俯视角便是极简的水滴剪影。杯垫上的圈圈涟漪逐整晕染,整套茶器均采用极简的线条勾勒出简洁之美,营造出一种静谧的诗意般的氛围。
铜奖3 《福州文化茶具组合》
作品介绍:
福州著名的“三山两塔”,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设计理念以福州的乌塔和白塔为设计原型:白塔——透明玻璃,年轻时尚;乌塔——传统陶瓷,沉稳素雅。两种不同的材质碰撞,迎合更多的市场选择。
铜奖4 《印迹·三坊七巷》
作品介绍: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三坊七巷诞生了一批在近现代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著名人物,如两代帝师陈宝琛和近代思想大家、北大首任校长严复等。本系列设计以三坊七巷建筑最富特色的马鞍墙、雕饰、门楼等元素为原点,通过对建筑局部不同视角的截取和画面构图的处理,试图将三坊七巷的历史文脉和建筑特色融入到当代文房陈设器物——印钮之中,并运用了现代主义几何元素。
铜奖5 《“我在家里修文物”盲盒修复玩具》
作品介绍:
作品帮助大家探索文物修复的奥妙,帮助当代人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物修复的意义与价值。产品设计上尽可能还原文物修复工作的体验感,让参与者能够在修复不同类型文物的过程中体验到修复文物的艰辛及保护文物的重要性。产品选用漳州博物馆的物件——明漳州窑五彩开光折枝花卉纹瓷军持、明漳州窑五彩花鸟纹瓷罐,并设置盲盒难度等级。
铜奖6 《华林寺斗拱》
作品介绍:
华林寺是中国仅存的五代时期的木构之一,虽然当年香火鼎盛而今不再,但是留存了古厝风韵。香筒香插和笔挂笔架的组合设计,参考了华林寺的经典斗拱设计,不是简单地复刻缩小,而是提炼优化斗拱成为笔挂,香筒成为支柱。书法创作时将笔取下,打开柱形香筒取香,同时斗拱倒置成为步步高升的香台,阑额成为笔架。28个斗拱组件,让华林寺千年古厝之美回到当代生活中,让更多人可以体会古代建筑营造的不用一钉而立千年的精妙之处。
铜奖7 《中国杯》
作品介绍:
《中国杯》将中华民族五千年艺术融于作品中,幻化成有着经典故事的艺术品,使高端典雅艺术成为高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品采用代表纯洁的“中国白(BLANC DE CHINA)”陶瓷,采用汉字“中国”文字演变,在洁白的杯体上装饰华美的凤鸟青铜纹饰,体现了“吉祥中国”的寓意,为世界展示中国永恒的艺术精华传奇,再现创意中国之好物。
铜奖8 《闽小福与阿虎》
作品介绍:
福建省是全国畲族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畲族文化与闽文化密不可分。本作品设计“闽小福与阿虎”的视觉动漫形象,以畲族的角色视角向大家介绍闽文化。闽小福是一个出生在畲族的小姑娘,同时加入阿虎的动漫形象设计,阿虎是一个还未完全长大的小蛇神,它喜欢小福,每天常伴在她左右,他们都十分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并发扬闽文化。
铜奖9 《梳福》
作品介绍:
梳子是文明的发展与演变,以及中国人审美与制造工艺进步载体。本作品亮点有:一、“梳福”形式内容合一;二、体现多种福州非遗文化元素,增加福文化浓度;三、用“布”和“梳”形成“不输”的美好寓意。
“福榕”设计元素:以榕树环绕闽江、三坊七巷、马鞍墙,呈现福州地标。
“福漆”设计元素:用福州三宝角梳作为载体,呈现福州三宝角梳、油纸伞、脱胎漆器之美,多种元素赋能“角梳”,展现国潮文创。
铜奖10 《茶壶》
作品介绍:
设计由来:花纹来源于三坊七巷中最具代表性的马鞍墙的纹样,武夷山的大红袍颇具盛名,故而选择茶壶为载体进行设计。
设计想法:壶的造型参考了马鞍墙的翘角的三角形,把手的造型是纹样的剪影,侧面看又与马鞍墙的造型相同。颜色选择了比较深的青花瓷的颜色。通过颜色的差异表现马鞍墙造型的立体感。此外,采用云纹为主要元素,云纹象征着丰饶,是带来雨水的神的赐予又与泡茶相呼应,还和“运”谐音,表达了幸福寓意。
提名奖作品(部分)(排名不分先后)
《巧食惠心智能便当盒设计》
《基于福建醒狮及泉州石狮狮仔系列设计》
《银韵花容福礼餐具》
《狮情画意磁性拼图设计》
《厝兽来袭闽南古厝装饰瑞兽文创品设计》
《祈年茶具》
《厝落有致》
《福州往事》
《福厝》
《古厝福邸》
《岩韵武夷岩茶小罐茶》
《氤氲坊巷多功能置物架》
《福鼎茶楼》
《漳州木版年画文创包装设计》
《茶香器》
《建盏杯垫》
《大有福气文房炉》
《红砖赤瓦蓝牙音箱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