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大赛详情:http://www.daqinip.com/daqin/newsinfo.php?id=1542
为进一步挖掘云和旅游产业资源,激发文旅产品创作热情,提升云和对外宣传形象,特举办“遇见云和你”首届“云和杯”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
自九月初启动以来,共历时3个月,初赛阶段即收到来自宁波理工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深圳大学、中原工学院、淮南师范学院等国内院校师生,上海卿缘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丽水芸素珠宝有限公司等文化创意企业、设计机构、设计师、工艺美术工作者的参赛设计作品近200件,各大设计网站、门户平台也关注颇多。
经过专家组的严格评审,50件优秀作品参与了网络投票环节,投票共7天,期间,平台浏览量与投票数双双突破10万大关,最终30件作品脱颖而出。
大赛于11月26日进行现场终评,以网络投票与专家评审打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选。本次评审现场邀请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成朝晖教授担任评审组组长,云和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等相关单位领导担任评审组专家,现场经多轮评选,综合作品的文化内涵、设计性、实用性等角度,评选出各类奖项共26件,现将评审结果进行公示。
公示时间:2021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
公示期间,如对公示对象有需要反映的情况,请与云和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工作人员联系或直接在云和文旅微信公众号后台提出意见。
反映情况和问题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组委会将对反映人和反映情况严格保密,对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弄清事实真相。调查属实并影响评奖的,取消中奖人员资格。
联系电话:0578-5525710
联系邮箱:853863944@qq.com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比赛结果
作品展示
金奖
1 . 云和手礼
作者:张腾
作品简介:用插画的形式来表现云和自然环境,将礼盒内的“茶、米、黑木耳“丰富在画面中,仙灵的环境,滋润的湖水、自然的气息才能孕育出此等天然产物。因为是伴手礼,主要是送礼为用,设计方向也是以中高端市场为方向,传播云和县的农耕文化。
2 . 云茶之和
作者:雷臻晨
作品简介:以云和县特色经典云和银矿、仙宫湖、云和梯田绘制插画并制作立体装饰画,底部是以云和特产长裙竹荪为灵感的茶包设计,品尝完云和特产茶后可将立牌插回,还原美景,留住美好的云和记忆。
3 . 遇见梯田
作者:袁露晨
作品简介:该款组装小夜灯设计灵感来源于云和梯田的自然风光和古老建筑,采用镂空的方式,设计了三款可更换的灯面,分别代表云和梯田的日出云海、白银谷、七星墩三个景点,其灯面也可独立作为摆件使用。该产品外壳材料采用黑胡桃木,灯面采用枫木,镂空的木质结构,让灯光从中透过,仿佛梯田风光就在眼前。
银奖
1 . 云和采梦
作者:朱姝颖
作品简介:人们习惯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走马观花式的朋友圈打卡,游客照式的观景方式习以为常。可是大自然有很多漂亮好玩的东西还值得去发掘,仔细观摩。
作品结合了云和县的自然景观,用了现在比较火的视觉设计,使人们更加容易接受,彰显个性。
2 . “播种者”—积木日历
作者:胡青娟、陈瑶
作品简介:梯田是垦殖者们用锄头镰刀和汗水,经年累月日复一日,开垦出一小块一小块的田地。我们也应是每天辛勤播种的播种者,希望每天能像垦殖者们一样收获一小点,日复一日也将能收获一幅油画般的梯田。以云和梯田为设计灵感,融入木玩元素。把日历做成梯田的样子,每日摘下一粒,随着四季时间流转,云和的风景、记忆也留在心中。
3 . 云和雪梨小剧场
作者:魏景怡
作品简介:这是一款云和雪梨包装设计,采用“梨”的谐音梗,写出了三句“金句”,从而延伸出了三幅插画设计,使画面简洁有趣,引发消费者对于雪梨的兴趣。单个装的方形包装盒,提升产品的品质感。
4 . 遇见云和你
作者:崔可源、于婷
作品简介:产品灵感来源于丽水的云和梯田景区,将梯田进行抽象,与加湿器相融合,造型美观,艺术特色鲜明,突出了丽水大花园建设,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的同时体现了丽水丰富的自然文化,内涵丰富。云和梯田与加湿器的融合,象征了自然风光与现代科技时尚也可以很好的融合,新材料的运用让产品更加环保的同时也更加坚固耐磨。
5 . 胜利号角笔
作者:尹定飞
作品简介:该设计来源于号角的理念,红色文化长征精神元素的代表,而号角是红军中常用的一种工具,所以大家比较熟悉,把它设计成写字笔,既让大家牢记历史,又能传播历史文化,起到宣传作用。
铜奖
1 . 红军精神
作者:张家豪
作品简介:作品以发扬红色文化与时尚为宗旨,采用红色文化文物的标志性矛头、铁锹为设计灵感设计了一组红军精神系列笔。笔身主要以黄铜材质和木材质为主,用纯粹的线条与色彩来设计,富有层次,造型简洁,线条流畅。这系列笔融合了文化与生活,感受与实用,向世界诠释独特的红色文化视角。
2 . 云耕记
作者:赵依婷、叶梦霞、沈凯迪
作品简介:作品为菌菇类包装(菌菇包括云和当地特产木耳、香菇、茶树菇)和云和梯田稻米类包装。
菌菇类外包装以水墨质感插画故事“采摘木耳香菇”展现农耕文化,其中的插画人物穿着当地畲族服饰,插画背景为当地云和梯田,细节体现云和当地特色。内包装以三种菌类插图为主图,棕色系配色为包装添加细节。包装整体材质为铜版纸。稻米类外包装插图灵感来源于云和农耕节日开犁节,内包装插画为梯田耕种场景,包装材质以牛皮纸和铜版纸为主,不同材质搭配更具细节感。
3 . 木制工艺板龙玩具
作者:肖佳佳
作品简介:从正月十三晚开始,丽水市云和县板凳龙正式登场闹元宵。舞板龙是云和的传统民俗,最早可追溯到元末明初,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相传在元朝泰定元年,下街柳氏姑娘因吞食龙卵而仙化成“龙母仙娘”后,云和民众为防火灾祈求龙母降服火神,逐渐形成了正月盘龙灯的习俗。
利用云和的木制玩具工艺制作的一个有关于云和板龙舞的结构玩具,代表了当地人的民情风俗,会给购买者留下难忘的回忆。
4 . “吴梨头”
作者:王晓锦
作品简介:品牌名称取谐音“无厘头”,同时丽水文化属吴越文化,因而取名“吴梨头”。通过改编经典故事,创作三幅插画:“自由女神与梨”“牛顿的梨”“梨园结义”,旨在体现年轻鲜活的品牌调性。同时选用云和雪梨特有的青绿色表皮作为主要配色,抽象云和雪梨的外形特征创作插画主人公,从而衍生出一系列产品包装。
5 . 云和云感盲盒
作者:张雨洁
作品简介:盲盒作为一种玩具,它带来的快乐,也许是替代了一部分陪伴的需要,也许是替代了一部分社交的需要。而它带给我们最重要的事,就是我们可以寻找一些方式来让自己获得快乐和惊喜,同时也是解压的一种方式。以云和的长汀沙滩、云和湖等标志性景区元素为代表,设计包括手机壳、贴纸、明信片等,既有趣又能增强游客体验感。
6 . 印象云和
作者:张佳欣
作品简介:这一系列的耳环设计是以云和中的“云”字作为设计的外框架,三件耳饰的外框架都是以云朵的形状通过对折、扭曲、旋转形成,寓意云和多年的发展具有丰富多彩的变化。内部排列的螺钿条的灵感来源于云和梯田四季变化的摄影作品,绚丽的色彩与天地融为一体,使得在设计时最先想到有丰富色彩变化的螺钿,这种绚烂的色彩依次排列,给人以一种节奏感和韵律感,正如云和梯田给人的视觉感受相似,左右耳不对称设计,增加耐人寻味的感受。
7 . 云和文旅
作者:崔怡洁、刘贵梅、曹佳宾
作品简介:该logo由云和两个文字组成笔画由梯田元素加以置换整个形状犹如云梯与田字兼并,而竖线象征着山林里的高大树木,生命健壮,生机勃,旁边两个三角形状如山脚倒立,和梯田相呼应。
颜色由浅绿色和橙色提炼出,橙色象征农民的火热,而浅绿色象征着云和郁郁葱葱的梯田,二者相结合,体现出云和人民的热情好客,还有云和当地的秀美风光。
8 . 云和雪梨
作者:郭红
作品简介:这是为云和雪梨设计的一款包装,这一系列包装有三个样式,因为云和雪梨比较大,所以分别设计有一个装,两个装,和多个装的包装。适合不同场合环境去使用。
这套插画主要有雪梨,云和梯田,云等元素。雪梨为主体突出雪梨果大的特点,云和梯田也是祥云缭绕之地,所以雪梨也是被云雾缭绕的形象。
优秀奖
1 . 遇见云和
作者:尹晓阳、庞程予、秦昊昱
2 . 白鹤尖留言夹
作者:张湘怡
3 . 云和梯田艺术台灯
作者:黄波
4 . 印象云和
作者:邱娴
5 . 云和梳镜
作者:张艺馨
6 . “云和湖仙宫”微缩景观音响
作者:张嘉妮
7 . 云和
作者:顾紫尹
8 . 云和展板
作者:王慧
9 . 云和乡音
作者:周叶鸿
10 . 四季
作者: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