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成都的头部文创IP和文旅形象名片,就不得不提“成都手作”。2021年,“成都手作”非遗集市在成都多地举办了20余场集市活动、打造了多个实体非遗传承体验中心,广大民众通过亲身体验消费非遗产品,切实感受到非遗蕴含的思想智慧、人文精神,促进了成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成都手作”是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大力打造的非遗公共品牌,并被列入成都市文化旅游“十四五”规划。未来,“成都手作”如何进一步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动文旅农商进一步融合,促进成都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成都打造世界文化名城?在成都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过程当中,“成都手作”如何做大做强非遗IP,提供新产品、打造新场景、引领新消费?
“品牌+项目+传承人+产品+旅游+互联网”
“成都手作”迅速火出圈
“‘成都手作’作为全国第一个非遗公共品牌,为全国非遗创新发展探索了一条新的路径,树立了良好的带头示范效应,有力地推动了成都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世界文化名城建设。”成都手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首先,品牌聚合了成都有历史深度、文化厚度、城市温度的优秀传统工艺类项目,以跨界融合理念创新产品,营造线上线下消费体验场景,全面开启‘品牌+项目+传承人+产品+旅游+互联网’的文旅农商融合模式。其次,品牌坚持‘市场传承技艺,消费检验产品’理念,通过内容策划、产品研发、创新展示、体验营销等形式,促进非遗融入当代生活。最后,‘成都手作’与成都相关高校、设计机构合作,策划多场以‘文化和创意’为主题的产品设计大赛,促进‘非遗+文创’产业发展,激发非遗传承活力,弘扬非遗时代价值;邀请非遗传承人进高校,分享非遗授权案例,为非遗跨界融合、创新发展、技艺传承搭建渠道和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开展非遗文创产品的测试、发布和升级,让消费者直接参与到非遗文创产品的研发中来,让非遗产品更符合市场需求,更具市场价值。”
2021年6月,“成都手作”吹响了出征市场的号角,通过营造线上线下消费场景,文旅农商“新物种”迅速火出圈。
据该负责人介绍,在营造线上场景方面,“成都手作”已经在淘宝、微信、微店、抖音、快手、小红书、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电商和内容平台织构好了线上渠道。在打造线下场景方面,一是开展非遗传承体验中心建设。与景区景点合作,以“成都手作”非遗集市为支撑,让更多的非遗产品进入景区展示销售。比如与锦江区东门市井合作建设非遗传承体验街区,与成都文旅集团合作,在安仁古镇建设“成都手作”非遗传承体验(安仁)中心,在西岭雪山建设“成都手作”非遗传承体验(西岭雪山)中心等。引入蜀锦、蜀绣、银花丝、成都漆艺、道明竹编和瓷胎竹编等为代表的成都非遗“五朵金花”,以及彭州白瓷、李小毛铜壶、周家刀、新繁棕编、柏合草编、军屯锅魁、羊肉汤、老伙记皮蛋、唐场豆腐乳、泸州肥儿粉、仁寿贡梨膏、开江豆笋、乐山跷脚牛肉、广元木门醪糟、遂宁观音素麻花、重庆荣昌夏布、重庆忠县豆腐乳、重庆合川桃片等来自川渝多地400个非遗项目产品入驻。
下一步,“成都手作”还将在五凤溪古镇、西来古镇、平乐古镇、洛带古镇、黄龙溪古镇等地共建“成都手作”非遗传承体验中心;在成雅高速公路新津、蒲江服务区及天府机场服务区等地建设“成都手作”非遗传承体验中心,进一步加大非遗的展示和体验。
二是举行成都手作非遗集市体验活动。“成都手作”非遗集市已在交子大道、安仁古镇、刘氏庄园、宽窄巷子、东门市井、金牛万达、武侯红牌楼、三圣乡、洛带古镇等地举办20余场集市活动。活动以公益参与性为主,以体验为核心,让民众零距离欣赏非遗、感知非遗、体验非遗。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展示技艺、传播技艺、增加收益的渠道,为消费者提供欣赏非遗、了解非遗、走进非遗、购买非遗产品的平台,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为建设城市美好生活增色添彩。
“成都手作”做好了布局全国的准备
希望未来可以登陆元宇宙
近年来,国潮国货迅速崛起,非遗消费成为亮点,不仅相关产品销售火爆,而且越来越多的品牌也引入了非遗元素,让非遗再次焕发新生。“成都手作”如何做大做强非遗IP,提供新产品、打造新场景、引领新消费,助力成都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成都手作’立足品牌赋能产品思路,以统一形象识别、统一包装、统一服务标准的辨识体系,塑造成都文旅形象品牌。策划推广项目品牌、传承人品牌、产品品牌,启动‘手作百匠’品牌计划,着力塑造‘一物一人一精神’的品牌价值。创建新消费模式下的非遗时尚IP,并通过媒体宣传、直播带货、平台互动、线下活动等形式,做实文化输出,做强非遗特色产业,全面推动传统工艺振兴、促进传承人增收,实现非遗传承创新发展。”该负责人称,“就如现在的国潮一样,支持国货、消费国潮变成爱国的一种表现,成为一种消费时尚。消费非遗,也是同样的道理,消费非遗从小了看是对传承人的帮扶,对技艺传承的支持,但实际上也是通过消费,通过市场,保护和延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技艺得到了创新性推动,技艺升级,产业发展。消费者在文化的浸润下,自信且满足。”
目前,“成都手作”已经在成都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对于“是否会走向全国,进一步弘扬天府文化”,该负责人表示,“品牌走向全国,一定是基于品牌运作的模式化,从品牌基因和内核上做好了复制与裂变的准备。首先是经验模式的创建,我们以市场营销机构为核心,联结创意设计机构,提升产品品质,推进创意设计融入市场;联结传承人,帮助传承人增加收入,提升传承人市场适应性,最终形成‘设计+生产+销售’的闭环,推进传统工艺振兴,促进天府文化传播,助力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其次是模式的推广,‘成都手作’凭借专业运营、精准策划和丰富的非遗项目、非遗产品、非遗展演,通过线下集市、体验,线上活动、直播等,聚合了超高的人气,积攒了超高的业界声誉,已发展成为非遗特色文创产业创新发展的风向标。随后我们还将走出四川,携手重庆,链接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这也意味着‘成都手作’已经做好了布局全国、走向世界的准备,请大家拭目以待。”
展望未来,该负责人希望可以打开非遗的N+想象,登陆元宇宙,“我们认为非遗的外延很广,除了非遗+文旅、非遗+传播、非遗+研学外,非遗还可以与网络文化、演艺会展、影视制作、动漫游戏、科技创新等尝试链接,大家可以大胆想象,非遗将为大家打开新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