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墩墩火了,中国文创如何实力圈粉

      分类:文创资讯 来源: 海纳百创 作者:人民文创
      2022-02-11 26883 0 0


      这几天

      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

      成为全民追捧的新晋顶流

      网友们纷纷追问

      #冰墩墩什么时候补货#

      实力演绎了什么叫“一墩难求”

      冬奥文创IP火出圈

      6205c99541c89.jpg

      历届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盛会,更是文化盛会,是集中体现主办国文化特色的强有力载体。因此对文创产业来说,冰雪运动是一个不可错过的主题。


      冰墩墩项链、水杯、盲盒、纪念牌……一大波冬奥手办已先一步“出圈”,用小物件点缀冬奥大事件;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的创意源于“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长信”代表永恒的信念,从小切口寄寓新形势下的大变局;冬奥会特许非遗文创“景泰蓝和田玉冰壶”,经做丝、錾刻、石镶等十几道工序,纯手工制作,以小范围带动非遗传承大环境。


      “冰墩墩”之父曹雪谈到冰墩墩与文创IP传播时表示,“为什么我们老是提文创二字?在做事情的时候要用不一样的方法,用创新的手段,去服务目标消费者,这是文创的本意。从AB复制到甲乙不是文创,没见过的东西才叫文创,文创包罗万象,任何文创都要用创意性的思维,而不是用惯性思维的手段和方法。”


      6205c99545992.jpg

      下棋 摔跤 划龙舟

      一枚枚精致的冬奥徽章凝结了中国传统手工技艺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可见传统文创形式之外,传承东方文化思想与地域特色手工艺的创新思路,仍是中国文创产业常走常新的路径。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中国文创收获颇丰的一年。建党百年、中国航天人,大事件指引文创新主题、新方向;沉浸式体验项目、盲盒、剧本杀,捉摸不定的“Z世代”,倒逼文创产品与服务形式推陈出新;国潮国风、元宇宙概念风生水起。


      2021年,中国首个空间站核心舱“天和”号在文昌成功发射;中国首辆火星车以“祝融号”命名;多位“明星”航天员让我们热血沸腾,无数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者让我们热泪盈眶。


      航天文化激发国人的情感认同,也在融入生活。中国航天也在不断通过IP跨界联名等方式,用潮流化语言向公众表达航天文化和航天精神。在火星探测工程任务期间,中国航天官方文创品牌—“太空创想”就曾携手欧莱雅集团旗下品牌羽西在文昌打造了火星科学模拟空间站场景,将美妆与科技融为一体,推出跨界新产品。


      航天文创和积木品牌合作,推出“星辰大海”系列和“超萌火箭队”系列的积木,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长征一号、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等等航天设备。


      6205c995a8c7f.png

      中国航天文创推出的“超萌火箭队”

      之长征一号 长征二号F 长征五号积木


      建党百年之际,先前已有热度的红色旅游迎来高潮,且大有高位盘旋之意。上海市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纪念馆景区的搜索量持续增长,搜索游客群体以“95后”和“00后”增速最快,同比增幅超过400%。


      开展红色文旅活动,市场如火如荼,线上优质内容的供给功不可没。很难想象《觉醒年代》这样的红色正剧,能在2021年频频登上热搜榜,成为年轻人社交生活中的“造梗机”,从而带火北大红楼、李大钊故居、鲁迅故居等一大批红色景点。


      6205c9963df86.png

      中共一大纪念馆周边“树德里1921”AR矿泉水


      未来,红色资源富集的文旅产业或将面临关键时期,能否切实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弘扬好红色资源,提高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质量和水平,创作演出更优质的红色文艺精品,都将成为影响红色旅游提质增效的关键变量。


      新机遇呼唤新秩序


      “沉浸式体验”——从 iMax 电影到迪士尼乐园,从虚拟现实游戏到数字艺术展览,时下的消费体验已经越来越趋于‘沉浸’。


      在这个时代,一个简单的、平面的展览,或是一出传统的戏剧已经很难满足观众。将传统空间赋予沉浸式体验,才能让观众获得感官上的享受。


      现在人们对娱乐项目的代入感的要求越来越高,可以说是人类想象力的逐渐缺失,也可以说是沉浸式体验做得越来越好,无形间提高了人们对沉浸体验的阈值。


      “沉浸式”概念本属舶来品,2011年于纽约公演的实验“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第一个吃螃蟹后,视听体验更震撼、观演互动更充分的“沉浸式”项目产业开始层出不穷。依托酒店、邮轮、景区等实体场地、真人互动、角色扮演、故事情节等要素,“沉浸式”项目让身临其境成为可能。如延安宝塔山景区推出大型情景体验剧《再回延安》。场馆没有座位,游客换装列队,便可亲身“实践”红军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的场景。


      沉浸式产业将成为文旅体验经济制高点和核心竞争力,在5G、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引领下,沉浸式文旅产业一定会成为扩大内需和创新创业的新动能。


      6205c99686733.jpg

      《再回延安》主打“沉浸式”文旅体验


      如今,“沉浸式”项目需求端的增长正引发行业阵痛。作为使用更频繁、竞争更激烈的线下场景之一,实体剧本杀产业首当其冲。“剧本杀”的热度进一步升温,随着市场的火爆,剧本杀的业态模式也在快速升级,主打“沉浸式体验”的剧本杀3.0模式兴起,在成都,上海、长沙、北京等地,与景区、山庄等旅游场景结合,时长超过24小时的“文旅+剧本杀”项目,频频破圈。


      “沉浸式”项目、盲盒经济,Z世代消费群体看似一味追新,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更多人对产品品质、生活品质心明眼亮。作为文创产业的消费主力,Z世代睡觉用助眠枕、睡眠仪,炒基金要办粉丝后援团,吃饭打卡超级文和友,逛景区拿着文创雪糕,年货倾向百年老字号……而这一切只有建立在产品质量把关、生态治理过关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文化赋能经济结构转型的内生动能。


      国潮与科技双轮驱动


      “Made in China”过去被贴上世界工厂、廉价流水线的标签,而今国货乘风破浪,为品质品牌代言。“中国出海品牌50强”排名前十的安克科技向世界展示“中国智造”,华为5G手机联通世界各地,老干妈、卫龙辣条、洽洽瓜子频频闪现国外社交媒体平台。有人说,当下这一轮的国货运动,是中国内需市场的迭代,也是中国品牌正式出海远航的过程。


      国货的兴起与国家经济实力壮大、民族振兴,以及千禧一代正在成为消费主力的进程密不可分。


      国货回潮之余,互联网科技描摹未来图景。去年,NFT数字艺术品《每一天:前5000天》拍出6934万美元(约合4.5亿人民币)高价,这在刷新数字艺术品成交记录的同时,也让NFT这个词强势闯入大众视野。
      在NFT艺术品井喷的一年里,我们可以看到NFT从小众走向大众的趋势,NFT不再是小众的狂欢。


      从创作的角度来看, NFT艺术正迸发出无限的可能性,除了传统艺术品推出NFT形式之外,NFT化的收藏品正在变得多元,图片、域名、门票、游戏皮肤、视频影像等等,万物皆可NFT。


      6205c996d2be9.jpg

      NFT数字艺术品《每一天:前5000天》拍出高价


      元宇宙时代的到来貌似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当代科技进步的重要表现,是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彻底的数字革命的重要标志,也是数字经济的重要承载。而以数字经济为基础、产业数字化为特征的数字文化产业也成为数字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元宇宙时代的当代科技创新成为了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促使其产业转型、生产先进化,还依托元宇宙构建的多元世界实现了文化产业两大主体一体化、多维空间体验的真实化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的高质化。因此,厘清元宇宙视域下文化产业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交互机制、价值重构,以为文化产业未来更好的发展研究提供参考尤为重要。


      概念迭出,技术迭代,文化生活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呈现出超乎想象的发展前景,文创产业的边界也将无限延展。面对这样的未来,技术创新与文艺创作、产品形式与品牌品质,如何推陈出新、经久不衰?这道时代考题已经提出,期待文创领域的创业者在未来交出令人满意、让人惊喜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