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构建新文创,用数字文创讲好中国故事

      分类:文创资讯 来源:西安博物院小雁塔 作者:西安博物院小雁塔
      2022-03-04 27291 0 0


      八百里秦川大地,五千年人文古韵

      览帝都万象,品千年古都

      古人留下的一砖一瓦

      无不揭示着历史的底蕴


      6221ea83f1fef.png


      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之一,它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更筑起了中华民族心底最深的文化记忆。它见证过王朝的崛起,聆听过千年帝国的繁华之音,幸得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能工巧匠,这些历史如今四散成一件件文物藏进了陕西无数个博物馆里,以另一种形式被世人纪念,将故事流传。


      西安博物院作为西安唯一一座集一级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小雁塔、唐代荐福寺遗址、城市园林为一体的博物院,一直以开放、多元、与时俱进的态度致力于通过创新博物馆文创,让馆藏资源“动”起来、“活”起来。


      双镜•博物是国内首家专注文博领域的官方数字文创发售平台,将历史文物与科技创新相结合,让历史文物以一个全新的方式、载体被演绎、收藏、传承。


      西安博物院与双镜•博物的此次成功合作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织碰撞出了一种崭新的可能与共鸣,此次合作不仅是西安博物院在推动文创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探路,更是在促进历史文化传播之路上的一次全新尝试。


      6221ea8496727.png


      6221ea85741ec.png

      秦·玉高足杯

      西安博物院藏


      2月24日下午15:00,西安博物院镇馆之宝“秦·玉高足杯”数字碎片盲盒正式于双镜•博物平台发行,该数字藏品限量发售3000份,13秒售罄。


      双镜•博物独创的编码系统将一个完整藏品分为9个部分,并为每一个部分都赋予了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编号名称。用户可以像拼乐高积木一样,拼出独一无二的藏品专属编号,该编号既是藏品的“身份证”,又是用户主动创造的文化彩蛋。充分调动用户的创造力的同时,也让用户主动了解历史文化。


      在此之前,西安博物院馆藏“唐·鎏金走龙”也在双镜•博物进行了数字藏品典藏盲盒发售,并开展了“唐·鎏金走龙最佳创意编号活动”,在大众体验数字收藏乐趣的同时,主动探索藏品历史,获得广泛好评。


      经西安博物院评选,以下3件藏品编号获得了“唐·鎏金走龙数字藏品”的最佳创意编号奖:


      6221ea8577ef5.png


      藏品编号意义:


      景行:出自《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原指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也“喻以崇高的品行”。行,即行走。龙的造型虽然变化多样,但不外乎蛇身和兽身”两种,唐以后“兽身龙”逐渐减少,蛇身龙形才逐渐占主流。鎏金走龙之所以叫走龙,也是因为它属于典型的兽身龙形制。


      庚:庚五行属金,这里代指“鎏金”。


      辰:辰生肖指辰龙,这里代指“龙”。


      景行庚辰 :与本次藏品名称“鎏金走龙”完成呼应。


      791826则代表了该文物的相关信息,1979年鎏金走龙征集于西安文物商店,长度18厘米,重260克。


      6221ea85a5b66.png


      藏品编号意义:


      剑号,以剑为号,龙旗所指,兵锋所向,创大唐盛世之意;


      戊寅095811,鎏金走龙制作于唐代,唐代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为繁荣昌盛的朝代之一,其建立经历了持久的蜕变与纷争。李渊618年于长安称帝,干支纪年为戊寅,之后开始了长达11年的消灭各路割据势力,统一全国之战,其中包括了浅水原之战、虎牢之战、唐灭刘黑闼之战等9大重要战役。而所动用的兵员按全国574个折冲府,每个折冲府平均1000人计算,约有58万人左右。故而最终形成编码095811。而这长久的统一战争结束之后,大唐才真正迈入兴盛时期。


      6221ea8627d49.png


      藏品编号意义:


      李世民《晋宣帝总论》中说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意思是天地虽然广袤无垠,但是黎民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而“黎首”指代的就是黎民百姓。“黎”字从黍,有众多、数目很多的意思。颜色中的黑色为黎,夏朝崇尚黑色,夏人多用黑布包头,所以百姓又称为“黎首”。


      藏品编号里,包含了唐鎏金走龙进入西安博物院的时间信息1979年,也包含了唐代的时间信息618907,同时还巧妙的融入了李世民的治国方针。


      以上三件藏品编号均由作者自行组合而成,构思巧妙,文化底蕴深厚,通过文物讲述文化与历史。故评选为最佳创意编号奖,以兹鼓励。


      西安博物院以数字文创为载体,挖掘馆藏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让大众成为历史文化的主动参与者与传播者,发挥博物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