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来临,为国选人才,自古就是一件大事,从远古时期的禅让选才,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科举选才,再到新中国统一高考的选才。各种社会制度下,都是以不同形式呈现“为国选才”的举措,“百年大计,人才为本”,选才的目的是让国家和民族更好地发展,能够让中华民族长久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古代最为典型的科举祝福文化就是“鲤鱼跃龙门”“望子成龙”,延续到现代的升学祝福,演变为“锦鲤好运”。围绕“为国选才”的科举和其他考试而衍生出来的这些经典文化,已经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上至国家下至家庭个人,这种文化已经融进民族的血液中。而承载该文化的各种社会活动、各种产品、祝福形象等一直在我们身边,陪伴着中华民族的一代又一代儿女。
螭首金杯
螭首金杯是南宋金银器的代表作,有的文献也叫做“教子升天金杯盘”,出土于贵州省遵义市杨价墓,收藏于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杨价是播州(现遵义市的古地名)第14世土司,其在世时是播州土司最为强盛的时期。当时,他设科取士,对播州文教影响深远,促进了民族融合。
该南宋晚期螭首金杯的杯口径7.85厘米、重达230克,与其配套的金盘托口径18厘米、重约180克。螭首金杯采用传统古法黄金捶揲工艺加工成形,金杯口沿有两条盘绕相视的螭龙首,也就是无角小龙在杯身成形后焊接到杯身上。与螭首遥相呼应的是金杯体上层的祥云纹和下层的海浪纹,让人感觉这两螭龙好像腾飞于海浪之上、祥云之间,让杯体画面就有了灵活动感之意。
每一种黄金文物的背后都沉淀着深厚的时空内容,文脉的传承就是来自这些内容,螭首金杯的背后,有着政治、军事、民族文化教育、历史等等内容,限于篇幅,我们也不可能一一呈现,我们仅从螭首金杯中寻找既可以传承给年轻人,又可以商业转化“活起来、火起来”的“国潮基因”,希望能够推动黄金文化(文物)“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上新了 故宫》IP授权,以科举为主题的文创系列产品《鱼跃龙门》
螭首金杯的“国潮基因”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首先是螭首金杯所带来的社会性共识文化,其次是以螭首金杯为基础的文创元素,第三是以升学为共识的文创黄金产品运营和营销。
1 . 螭首金杯带来的社会性共识文化
一是古代的科举文化和现代的高考文化;
二是多民族和谐的融合文化;
三是蕴含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民族文化认同的祝福文化。
限于篇幅,我们仅就第一个方面进行简述分析。
科举制从隋朝起源,发展到唐朝开始完备,再到宋朝启动改革,后来到了明朝呈现鼎盛,最终到了清朝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多年。
螭首金杯出现在科举制度改革时期,此时处在南宋时期,播州土司也发展到了最为鼎盛时期,由第14世土司杨价统治。自唐朝受封,播州杨氏就非常注重统治区域的文学教育,专门聘请文人们教授,记载有“由是蛮荒子弟,多读书攻文,士俗为之大变”的描述。所以整体来看,正是由于以杨价为代表的“田、杨、安、宋”四大著名的贵州土司们的教育选择,给予中原文明在西南部贵州等多民族区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贵州子弟在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下,受中原先进文明的教导,也丰富发展了贵州文化。所以说,以杨价为代表的土司们对那个时期贵州教育事业是做了很大历史贡献的。
科举考试图
高考是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教育制度,在新中国的所有升学考试中,高考的影响深度和影响面最大。公元1905年,清朝教育改革,废除了科举制度,发展新教育,培养实用人才,引进西方的学校考试制度。现代高考制度则是“古为今用”地借鉴了科举考试制度的传统考试思维和价值,“洋为中用”地借鉴了西方现代考试制度的模式和手段。当然,经过四十多年的高考制度发展,逐渐形成了我国自己特色的高考特色,成为重要的为国选才的选拔性考试形式之一,也规律性形成了千家万户关注、参与,举国上下关心,每年6月份开始开考,9月份入学的社会性文化事件,由此衍生了“升学经济”“高考经济”等现象,这些种种现象产生的精神为主的消费需求,为我们的黄金珠宝企业的产品研发、市场销售等提供了商机。
2 . 以螭首金杯为基础的文创元素
有了螭首金杯为内容基础,还需要把这些内容“可视化”,以自己的企业特点作为传播形式和手段,也就是“把故事讲出去”,在这之前需要有“故事性”的落脚点,那就是找到螭首金杯上与主题、企业品牌文化、推广特点最为紧密的元素进行创作转化。
如果初步选择,我们将对这些文创元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和演化,抽取精华,赋能产品。这些文创元素有:
古法黄金工艺:捶揲和焊接。螭首金杯使用了这两个古代的黄金工艺。在古代,捶揲是最主要的金银器成形工艺,用锤揲法制造的器物要比铸造耗用材料少,可单人独立完成,因此多使用在质地较柔软又十分珍贵的金银制作,是极为盛行的古法黄金工艺,一般配合焊接,用金银板按造型分成几部分锤打成形再焊接为一体,继续经过打磨、錾刻、鎏金等工序完成金银器的制作。
金杯上的图纹:教子升天纹、祥云纹、海浪纹。金杯、金盘上的教子升天纹是宋以后流行的纹饰,由天上的大龙和海水中的小龙组成,通过大龙呼唤小龙升天,来借喻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也可祝人高升。金杯上的祥云纹是我国主要的民族图纹,它最早出现在周代中晚期的楚国,寓意祥瑞之云气,通常与动物瑞兽一起使用,表达了对生命的美好向往。金杯上的另一个是海浪纹,通常叫海水江崖纹,用大海的宽广博大等特性来寄托美好吉祥的寓意,有“绵延不断”“福山寿海”“一统山河”“万世升平”“江山永固”“包容万物”等等寓意,许多金银器具上出现过,例如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金瓯永固杯”等。
立体元素:螭首龙身及其互动的结构。金杯的口沿处,两个螭首遥相呼应,双螭缠绕金杯,两螭首对称探出杯口,其实是杯柄。金杯托盘纹饰与金杯呼应,盘的中心是翻涌的浪花,双螭盘旋,口尾互衔,动感十足。
螭首金杯
在文创内容的使用上,以上举例的三种螭首金杯文化元素完全可以创意出实用小场景,内容主题基本上可以围绕“珍惜年轻时光,预祝学业有成”“寄托年轻人有为发展”等等,可以生产出阳光、上进系列的正能量文化黄金,包括挂件、手串、书签、摆件等等黄金珠宝类跨界多材质“升学类”产品。切实把螭首金杯内容丰富的历史传统文化落在文化黄金上,戴在身上,摆在书桌上,真正的“把传统文化带回家”。
3 . 以升学为共识的文创黄金产品营销
每年“高考季”,都会有黄金珠宝企业研发出精致的“高考升学”类黄金珠宝产品,但是,纵观这几年的这类产品,没有一个产品最终在这个文化细分市场上“立起来”,而是仅仅蹭了一下热度,“高考季”还没有过去就几乎销声匿迹了,年年如此。
这类产品没有“立起来”的原因是系统的、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具体化的文化内容没有“立体化”。“高考季”的市场文化消费需求非常大,本身还可以从学生、家长、老师、同学,或者是友情、爱情、亲情等多角度切入进行文创,有好多产品也做了,可惜的是,这些产品还是在工艺上追求独特、稀有、叫好不叫座,拿不出与这些工艺技术亮点相配合的、系统化的内容支撑市场推广,挖掘消费者已经存在的,但他自己都没有发现的需求。
《上新了 故宫》IP授权,以科举为主题的文创系列产品《鱼跃龙门》
针对性和个性化有两个方面的理解,一个是需求群体角度的理解,一个是销售通路的理解。“高考季”的黄金文化产品,切入的角度要对应这个季节中的不同群体——父母、学生、老师等等,还有就是“高考季”升学、高升的文化代表,这些群体中,小学、中学、大学在这个季节中都有升学的消费需求,那么这些不同的产品其内容可以一样,但产品所表现的形式就会不一样,因为小学、中学、大学等几个阶段的年龄不一样,其消费的能力和自主性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必须要有这方面的区别。另外一个是销售通路的不同,包括了线上线下通路,批零渠道,具体的银行渠道、黄金珠宝零售、电购渠道等等,渠道通路的不同,就需要有不同形式的产品,也许要有不同的价格结构设置,还需要有区别较大的销售激励等等,适合规模化生产,出爆款的规模化运营,以上的运营点,无论如何也是跨不过去的。
具体化就是一个一个由“螭龙金杯”衍生出来的“高考季”升学题材的产品,这些产品可以围绕主题继续深化,也可以围绕某一个IP向纵深开发,最终都会形成系列“高考季”产品,内容具体化,形式多样化,以满足每年一季的升学文化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