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有YOUNG】文创T恤|这一回干脆把彩陶文化穿身上

      分类:文创资讯 来源:奔流新闻 作者:荆雯
      2022-08-11 26898 0 0


      只一眼,便感觉到了这件文创T恤的与众不同——


      纹饰,极独特。原来是甘肃省兰州市博物馆依据本馆馆藏文物——回纹双耳彩陶瓮设计研发的彩陶纹。


      有时,喜欢一物甚而一人,也只是一眼而已。借由这件T恤,爱屋及乌,或许更多的年轻人会想去更进一步了解认识彩陶文化,无疑,这应该是一次值得点赞的创意设计,因为它将拉近现代人与彩陶文化的距离。


      文物宝藏万千,时间、风雨致使它们不再完整、完好、完美,但这些宝藏依旧安静地为我们讲述着文化与历史……就如这件回纹双耳彩陶,其瓮口沿略有残缺,但并不影响它经过千年岁月洗礼的独特气质,斑驳的陶身,依然折射着远古的光芒。


      62f4fc63616b8.jpg


      甘肃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省内古文化遗存数量众多,文化内涵丰富,对探寻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意义。绚丽多姿的彩陶是史前文物中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其数量之众、品位之高,在世界彩陶文化中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甘肃也因此有了“彩陶之乡”的美誉。


      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首次发现甘肃彩陶,称之为“精美绝伦,可为欧亚新石器时代末叶陶器之冠。”


      甘肃省出土的彩陶数量可观,器型多样,制作精良,纹饰繁缛,链条紧凑,时代序列完整。从大地湾文化开始, 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四坝文化、沙井文化,时代绵延 5000 多年,各文化类型之间既有继承性,又在器形和纹饰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从中可以看到早期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


      这件收藏于兰州市博物馆的回纹双耳彩陶瓮属于辛店文化。


      辛店文化是西北地区一支重要的青铜文化遗存,因1924年在甘肃省临洮县辛店村首先发现而得名,年代约公元前1400——前700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周时代。其分布范围比较广泛,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渭河、洮河、大夏河、湟水等流域都有疏密不同的分布,其中以大夏河和湟水流域最为集中。


      辛店文化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掺有石英砂、碎陶末、蚌壳末和云母片等羼和料,陶质粗糙、疏松,火候较低,器表多磨光,有的施红色或白色陶衣。器型以罐为主,还有鬲、盆、杯、鼎、豆、盘等,以大口双耳罐和高颈双耳罐为其典型器物,彩陶的数量较多,彩与陶胎结合不紧密,易脱落。


      62f4fc638b61b.jpg


      除了器型,它们的纹饰也别具一格,笔触粗犷,以双勾纹、S纹、太阳纹、三角纹为主,其中以绘有双勾纹的彩陶罐最为典型,这也是辛店文化的重要标志,还有少量的动物纹犬纹、鹿纹、蜥蜴纹等,反映出畜牧生活的特色。


      这件回纹双耳彩陶瓮,高37.8厘米,口径 28.3厘米,底径14.3厘米。夹砂黄陶,敞口、束颈、鼓腹、平底、双腹耳。施以黑彩,颈肩部饰回纹条带,腹部的“∽”纹带是典型的辛店文化纹饰,为一级文物。


      62f4fc6396d36.jpg


      在当代文化浪潮的洗礼下,越来越多的人对文物投入更多的关注,而残缺文物占据了博物馆文物数量的70%以上,他们虽有残破,却依然有其独有的价值。此次以回纹双耳彩陶瓮为灵感来源的彩陶文创T恤正是一次全新的尝试。这些奇特的纹饰,不仅代表着艺术符号,也蕴含着古人的思想与情感,静待现代人去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