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名山多好酒,作为古潇湘八景之一的昭山,最近推出了一款“昭山”牌文创精品。它是由湘潭昭山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贵州迎宾酒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出品的珍藏级白酒。据不少酒友反应,这款通过传统技艺,纯粮酿造的53°酱香型白酒,芳香四溢,口感纯正,填补了昭山千年来没有酒类文创品牌的空白。
盛世经典
昭山酒
昭山关于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晚唐诗人罗隐在《湘南春日怀古》中就有对昭山酒的记载:“松醪酒好昭潭静,闲过中流一吊君。”
在昭山醉酒最有品位的是北宋书画家米芾,喝着不知名的“三无”白酒,他醉了,揣着不能带走有昭山标签的酒而遗憾地走了,却留下了传颂千古的诗句:“乱峰空翠晴还湿,山市岚昏近觉遥。正值微寒堪索醉,酒旗从此不须招。”
当然,对昭山体验最深的还是南宋抗金名将刘锜。绍兴18年,刘锜被贬潭州,就在昭山居住下来。绍兴25年,朝廷复命刘锜为潭州知府,结束他长达七年之久的昭山度假。为此,刘锜把在昭山的日子做了最精辟的描绘:“竹引牵牛花满街,疏篱茅舍月光筛。琉璃盏内茅柴酒,白玉盘中簇豆梅。”无酒不欢成了刘锜在昭山一切过往的标志。
过往昭山,不是每一个人都爱酒成癖,也有置身景外的陶醉,清代文人周昭甲就是如此:“霞光历乱晚烟开,新月如银恰上桅。独有渔舟依两岸,家家沽酒未应回。”湘人爱酒可见一斑。其实,这方山水的百姓勤劳、淳朴、善良、好客。张大千就有亲身体会。在其遭遇挫折时,他的老师曾熙对他关怀备至,使他走上了事业巅峰。1930年曾熙病逝上海,张大千千里扶柩至恩师家乡衡阳,守孝一个月而去。上个世纪50年代,旅居南美的张大千接待了来自湘中的朋友,极为开心,泼墨创作了《湘潭招(昭)山图》。故乡来人,勾起了他无限的乡思,即兴作题画诗:“岸花送客雨绵绵,樯燕留人意惘然。万里故山频入梦,挂帆何日是归年。”一缕乡思引乡愁,只把昭山当故土,乡人当前缺乡味,相逢无酒最遗憾。
诚然,如非必要谁愿意背井离乡,去未知的异乡打拼。“昭山”白酒无疑是抚平游子乡愁沟壑的良药。借用古人的名言:“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为亲朋好友送去“昭山酒”的问候,独在异乡为异客,拥有乡酒无遗憾。
园区企业负责人表示,将陆续推出更多更好的昭山系列文创精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美好生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