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文创产业迎来了新机遇,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发展迅速的博物馆建设也逐渐向全民推广,博物馆文创产品也自然随之产生并逐渐融入到其中。
然而一个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展露出相应的问题,我国历史悠久,地广人密,存在各地经济发展不均的问题是必然的,人员结构、各地文化略有差异等等问题,从而导致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发展参差不齐。
我国的文化大省——陕西省,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近年来发展快速的旅游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资源,现拥有博物馆近三百座,其中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藏品资源丰富更是丰富,也被称为最有魅力的博物馆。
陕西因其优越的地理环境,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和城市功能价值,省内有许多博物馆。这些条件使得陕西要制定顺应时代风潮且能够保护与传播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自然需要各学科的知识交叉,这使得文创产品设计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设计水平参差不齐,少数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迭代思路体系完整且持续稳步更新,有专业性的文创团队,创造出了许多受消费者青睐的博物馆文创产品。
其余大部分的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仍停留在初级阶段,缺乏创意、品种雷同,为了设计产品而设计产品,虽有产品系列化,但只是将文化元素强加到产品上,背离初衷也难以发展。
一、博物馆文创产业与博物馆文创产品
博物馆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在文化创意理念基础上展开的博物馆经营举措,通过对博物馆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加工,设计出独有的文创产品并推向市场。
其基本条件是博物馆自身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创产品设计的创意,两者结合在产品上使其既富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又具有独特创意。
博物馆文创产品种类众多,它将博物馆文化资源运用现代设计方法与创新性理念进行设计。根据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定义,从产品特征属性的归纳将博物馆文创产品具概括性与系统性地分成五大类:
1、生活用品类
博物馆文创产品吸引人群主要原因在于它能够将艺术设计增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给消费者生活增加美感,提高消费者的审美情趣。因此,日常用品一定是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基础。
生活用品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携带博物馆文化资源的生活用品可以有效的传播文化。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日常用品的需求从基本的功能满足开始升级为到文化需求。
购买者对博物馆文化的独特见解和生活态度都可以由其所购买的拥有博物馆文化内涵的日常用品所展现。
2、办公文具类
近年来由于对文物的研究在学术界越发火热,人们也逐渐把目光放在了文物背后的故事上,加上教育职能主导的博物馆,使得博物馆在文创产品载体的选择方面不可避免的偏向了各类文具。
这两者的结合,使得大让既可以以休闲的方式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又可以因文具种类繁多而给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空间。
3、装饰摆件类
大众的消费观和审美观已经随着当今社会的变化而产生了变化,这促进了装饰摆件类产品的发展。
该类博物馆文创产品包括的种类繁多,它们在具备了其他同类产品的共通的价值作用之外还额外蕴含了不同的文化元素,体现了博物馆文化的内涵。
4、服饰品类
这类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内容是产品的核心,设计则是产品的外在审美价值。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如果一个产品无法通过表象快速吸引人群目光,那么大多数人都不会再去深入了解该产品,所以对这类产品来说,内在与外在的并重是这类产品赢得市场的关键点。
5、书籍影音类
这类博物馆文创产品主要衍生自相关的书籍、专刊、学术资料等,传播博物馆文化资源是这些产品主要的目的,随着科技发展,这些文创产品也陆续推出了电子版及网络版,最大程度的满足了人们深入求知的需求。
文创产品的创意来自文化,也就是说其核心要义是要转化文化内容。对其定义在各国也各不相同,文创产品最大特征就是具有文化性,不仅仅是纪念品、礼品,它自身即文化。
它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将某一物件所蕴藏的文化符号展现出来,设计者通过各种设计方法来展示物件的新形态,从而更符合当今人们的需求。
博物馆文创产品是凭借其文化资源进行设计的商业产品,运用馆内文化资源里艺术元素设计的特殊商品。博物馆文创产品被包含于文创产品,兼具商品职能和文化职能。
二、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特征
基于博物馆自身独有文化进行开发,结合创意另类的展现了本有的文化所形成的有形消费品,其具有教育、创新、独特、纪念、多元等特性,与一般消费品进行区分。
1、创新性
创新性来源于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创意”,将具有同一内涵的事物跨越时代长河中两个不同的时间点以另一种方式融入不同的生活,兼具古典与现代,美感与实用。
所以文创产品在设计研发时,不仅要体现在造型上的文化承载,内在功能也需兼顾,采用多种表现手法,与衣、食、住、行等各行业形成跨领域的整合设计。
2、独特性
独特性来源于博物馆自身承载文物的独有性,挖掘馆藏文物的独特历史故事,地域文化的特有气质,以及博物馆本身独特的文化底蕴。
如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文创产品既应该在体现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表达文物特色。独特性导致博物馆文创产品具有差异性,可扩张影响力和提高品牌形象。
3、纪念性
博物馆自身集合了当地地域的历史演变以及风土人情,颇具地方特色,博物馆文创产品自带文化属性,而博物馆参观人群主要为游客,产品与文旅市场相结合,文物无法带走但文创产品可以,增加了纪念意义,为旅客的游览记忆增添实物,博物馆的文化输出也自然融入人们的生活。
4、教育性
文物历经千百年,每件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故事,集合了历史、风土人情、当地文化等与一身,而博物馆文创产品基于此背后也具有巨大的文化信息库。
消费者结合博物馆内藏品的参观后,凭两者的相互联系,使文创产品在日常生活中也延展了教育性,满足人们精神层次的需求,提升文化素养。
5、多元性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多元性是以博物馆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包括日常身边的多种方面,诸如玩具、挂饰、彩妆、服装、文具等等。
各类产品都可赋予共同的文化价值属性,并且博物馆文创产品也可进行多样化产品定位,给消费者提供了选择空间。
三、陕历博文创产品设计开发历程
陕历博文创产品要立足于本博物馆的自身文化,梳理和分析陕历博文化资源,以此作为文创产品设计主体选择的来源。
陕历博对馆藏文物的开发利用起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有机会亲临博物馆赏析宝物,难掩对文物的惊奇和喜爱。
其次,由于时代发展,当时文化产品种类稀少,旅游纪念品市场并未形成,加上对珍品的收藏欲望,使得人们渴望与博物馆里的宝物产生个人联系。于是,文物复仿制品顺势出现。
到二十一世纪初期,社会发展水平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也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观,人们开始不满足于简单的文物复制品,而是对更体现地方文化特征、材质便携的纪念品青睐有加,因此这些博物馆生产的文物复制品逐渐失去市场。
一些民间手工制品、电子产品、挂件配饰开始引领潮流,这些产品的发展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形成做了基础。
直到2014年前后,陕西历史博物馆和秦始兵马俑博物馆首先开始自主设计研发较为初级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并设计出了小部分较为热销的产品,开始在馆内建立小规模的文创产品售卖区域,产品种类还较为单一,且有同质化现象。
随着政策的推动发展,陕历博文创产品研发工作也逐渐随之提速,在文创产品的产品质量、产品性价比、产品的文化体现方面都稳步提速,并加入科学技术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全面升级用户体验。
博物馆文创产品是对文化价值的重构,对博物馆所独有的文化元素进行吸收与转换,结合现代人们的精神文化偏好,进行重塑,其文化价值与博物馆的文化价值同根同源,主要表现在地域历史文化、馆藏文物与博物馆自身建筑。
博物馆文创产品在设计者需要添加创意并传达象征意义,由此区分与一般产品。区别于仅具有经济价值属性的普通商品,兼具文化和经济属性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在被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传达独特的文化体验感来潜移默化消费者,文化消费既满足了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又能给予消费者相关消费知识。
总结
在综合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设计评价中审美性占比第一,审美性是文化空间的最外层,对其欣赏没有较高的门槛,受众范围最广,是消费者最直观接触的要素,决定着其他性是否有空间发挥。
其次便是原生性,象征着博物馆独有的文化以及历史底蕴,是与其他博物馆文创产品进行区分的重要因素,设计中要直指文化本质,将产品与博物馆资源进行深度绑定,确保其在一众产品中的独特性。
文创产品的精神性,让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口说话”,建立消费者与文创产品、博物馆文化之间的情感共鸣,进一步促进消费者对博物馆文化的理解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