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举办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的通知

      分类:赛事发布 来源:大秦良造 作者:大秦良造
      2023-04-12 22362 0 0

      645c7d9e2c56d.jpg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设计大赛

      大赛投稿截止时间:2023年7月31日


      大赛名称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设计大赛


      大赛主题

      创意改变生活 文化提升品味


      大赛组织

      主办单位: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珠海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文创联盟

      协办单位:各地级以上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文化广电旅游局)、香港设计总会、澳门设计师协会、中国文联香港会员总会

      支持单位: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宣传文体部、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宣传文化部

      学术指导单位:故宫文化创意研究所

      大赛成立组委会并下设办公室,日常工作由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负责,在组委会领导下,牵头督促各承办、协办单位按分工落实相关工作,并具体负责大赛工作的执行、督导、协调。


      大赛奖项

      1 . 主题创意产品设计——乡村振兴奖项: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若干名。

      2 . 文旅创意产品设计奖项: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若干名。

      3 . 文化遗产创意产品设计奖项: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若干名。

      4 .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特别奖:凸显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及相关资源深度交汇融合的创意设计作品3名。

      本届大赛坚持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参赛获奖者将获得大赛组委会颁发的证书和奖金,奖金发放和个税扣缴按规定办理。


      参赛对象

      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合法注册成立的企业;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合法设立的政府部门、机构和事业单位;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合法设立的非法人组织;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公民;或上述主体之间组成的团队。


      征集方向

      1 . 主题创意产品设计——文化创意助力乡村振兴

      贯彻落实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精神,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从乡村的实际需求出发,引导创意设计与优秀农耕文化有机结合,把创意写在大地上,把设计落在田野里,既促进乡村“塑形”,又推动乡村“铸魂”。围绕乡村室外公共环境设计、乡村室内公共环境设计、乡村产品与设计包装、乡村数字创意设计等方面,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内涵与特色资源,有效提升乡村人文内涵和艺术价值,激发乡村文创市场潜能,更好助力乡村风貌改善、乡村运营提升、乡村共富共美。

      设计作品要求:围绕乡村产业发展,对乡村非遗文创、数字乡村、食品与包装、民宿、品牌等方面进行创意产品开发和设计,强调需求导向,体现对乡村的文化、社会环境、应用场景的深刻理解。主要包括乡村文化遗产展示商品、乡村农产品创意包装设计、乡村文化创意生活用品三类作品。

      作品呈现形式:(1)产品实物类;(2)平面视觉及产品设计类(可衍生或转化为产品)。

      2 . 文旅创意产品设计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城市IP、文化内涵、自然景观、人文风情等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旅游景区景点、旅游度假区、城市标志性建筑、农业旅游和工业旅游产业等资源进行创造性开发和运用,设计具有“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收藏性”“独特性”“时尚性”的产品。

      设计作品要求:设计具有“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收藏性”“独特性”“时尚性”的产品。

      作品呈现形式:(1)产品实物类(纪念品、工艺品、名优特产类等);(2)平面视觉及产品设计类(可衍生或转化为产品)。

      3 . 文化遗产创意产品设计

      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各类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群众艺术馆、纪念馆等各级文化文物单位馆藏的文化资源及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文化遗产游径资源、南粤古驿道历史资源、红色文化遗产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海上丝绸之路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人故居、会馆商号等资源,以文创视野的角度深入挖掘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激发创意创新转化,促进文化遗产资源焕发活力,以文创设计为媒促进“文化与生活”“传统与当代”的有机融合与创新发展。

      设计作品要求:依托广东省及港澳地区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坚持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注重文化遗产元素与生活用品的广泛融合,注重传统工艺的创新发展,开发并设计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让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作品呈现形式:(1)产品实物类;(2)平面视觉及产品设计类(可衍生或转化为产品)。

       

      参赛要求

      1 . 参赛作品可以单位、团队或个人名义进行申报参赛。参赛者须按要求真实完整的填写参赛作品申报表,信息错填或漏填导致申报不成功或无法联络的,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

      2 . 参赛作品既可以是实物作品,也可以是设计方案;既可以是单件,也可以是系列作品。参赛作品应紧扣大赛主题和征集方向,突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和旅游元素,彰显深厚的文化内涵、应贴近生活、具有实用与可生产性,不得出现黄色、暴力、宣扬邪教或迷信等违法或违背公序良俗和伦理道德等内容。

      3 . 所有参赛作品必须是未对外公开的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已投入市场的产品、已参加过各类评审、其他竞赛或曾经发表过的作品不得参赛。凡参赛作品涉及知识产权等法律纠纷,一切法律责任由参赛者承担。

      4 . 参赛作品中不得出现任何与参赛人员姓名、单位相关的文字、图案、标记及其它与设计方案无关的符号,不符合规定者将被视为无效作品,取消参赛资格。

      5 . 参赛作品除参赛者在提交参赛作品申报时特别注明要求退还的实物作品外概不退还,请参赛者自留备份。需退还的实物作品若入围获奖,大赛组委会将在相关展览展示结束后进行退还。需退还的作品,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将按参赛者申报时所填写联系人、联系方式和联系地址以邮寄方式退还。如上述联系方式和信息有误致无法退还的,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将予以免费保留60天,并由参赛者在此期间自行前来领取或另行约定邮寄退还;逾期未领取或未约定另行邮寄退还的,视为自动放弃该实物作品,并同意授权大赛组委会全权处理,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和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大赛组委会免责。

      6 . 有意向纳入文创成果转化环节的参赛作品及项目须具备创新性、产业落地性、文化价值性等,大赛组委会将以初审、培训、考察等形式,遴选出重点项目及项目路演名单。

      7 . 参赛者应全面了解本届大赛规则。凡提交参赛作品者,视同已全面了解并接受大赛规则,遵守大赛相关规定。


      作品申报方式

      1 . 作品申报途径:大赛统一采用官方网站( www.GBAwcsjds.com注册报名。

      参赛单位须仔细填写申报信息并下载参赛作品申报表打印后盖章,扫描转为PDF格式,与参赛作品资料及信息按规定要求以电子文档格式通过大赛官方网站上传提交;参赛团队及个人须仔细填写申报信息,在线签名确认申报内容,并将参赛作品资料及信息按规定要求以电子文档格式通过大赛官方网站上传提交。

      所有入围作品大赛组委会将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决赛入围通知书》和相关要求至参赛申报表提供的电子邮箱,参赛者在收到《决赛入围通知书》后均须寄送参赛作品实物(或模型)至大赛组委会,用于大赛作品成果展,参赛作品原作或模型需自制实木材质的外包装箱,要求坚固,不易损坏,便于搬运,贴统一标签(参赛作品申报表)。

      2 . 作品提交形式及格式

      ① 产品实物类作品

      实物作品图片要求多角度、有参照物、能体现作品原貌,并标注作品尺寸(长×宽×高cm),图片电子文件统一为JP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文件大小不超过5M,作品图片数量不超过8张。

      ② 平面视觉及产品设计类作品

      设计文件统一为JPG格式,色彩模式CMYK,规格A3(297*420mm),分辨率不低于300dpi,文件大小不超过5M,作品图片数量不超过8张。


      大赛时间安排

      1 . 作品征集

      自发布之日起至2023年7月31日止

      2 . 作品评选

      ① 作品初评:2023年8月中旬

         作品公示:2023年8月下旬

      ② 作评:2023年9月上旬

         作品公示:2023年9月中旬

      ③ 公布获奖名单:2023年10月


      系列活动

      1 . 宣讲活动及系列宣传

      ① 时间:2023年4月至6月、10月

      ② 地点: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院校、文化产业园区等

      ③ 内容:通过主题演讲、文艺表演和创意成果展览等多样化交互形式,面向全国就大赛赛制和重点内容作全面讲解推介。

      ④ 参加人员:大赛主承办单位领导和嘉宾,高校师生代表、设计师及媒体代表等。

      2 . 文创产业培训活动

      ① 时间:2023年4月、6日

      ② 地点:珠海市、广州市

      ③ 内容:组织文创开发与产业落地培训活动,为广大创意设计爱好者提供定向开发文化创意项目的服务,助力文化创意设计成果和文创设计人才的推广。

      ④ 参加人员:相关专家、企业、投资机构代表,部分参赛者以及高校师生代表等。

      3 . 创客交流活动

      ① 时间:2023年5月、10月

      ② 地点:珠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待定)

      ③ 内容:举办创客交流活动,吸引更多粤港澳文化创意设计行业专家、投资人、创客以及三地高校学生进行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促进三地文创企业对接、产业合作,展示广东文化产业发展新环境,吸引港澳青年文创人才来粤就业、创业。

      ④ 参加人员:行业专家、粤港澳三地青年设计师代表、珠港澳高校师生代表、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企业代表、珠海与设计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代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文创联盟成员企业代表、大赛获奖选手代表、珠海市各大文化产业园区代表等。

      4 . 文创成果转化项目对接会

      ① 时间:2023年10月

      ② 地点:珠海市

      ③ 内容:依据参赛作品的申报资料进行审核,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优质项目,通过培训、预展、考察、辅导等形式,遴选出重点项目及最终路演名单。组织专场对接,让有产业落地前景的文创项目和产业资本、金融机构、旅游目的地等主体对接,洽商合作,拓展文创应用场景,促进资本和资源的合作对接。

      ④ 参加人员:相关地级以上市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和港澳地区代表,相关专家、企业、投资机构代表、金融机构代表,部分参赛者以及高校师生代表等。

      5 . 大赛颁奖仪式暨联盟年度工作会议

      ① 时间:2023年11月

      ② 地点:澳门特别行政区(待定)

      ③ 内容:对获奖参赛者颁发荣誉证书;举行相关项目合作签约仪式;召开联盟年度工作会议、联盟各专委会资源对接会等。大赛官方网站与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现场网络直播。

      ④ 参加人员:国家、省、市相关领导,港澳地区领导和嘉宾,相关主办、承办、协办单位负责人,获奖参赛者,相关媒体、企业、机构代表等。

      6 . 文创产品年度展

      ① 时间:2023年10月至11月

      ② 地点:珠海市内及省内若干城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③ 内容:展示本届大赛设计成果及往届大赛优秀作品,侧重于大赛过程回顾、设计样稿、实物作品等;设置大赛路演项目成果转化专区和联盟文创产品年度展区;开展城市巡展活动,拟定省内若干城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扩大大赛影响力,积极推动文创产品转化。大赛官方网站与官方微信公众号同步更新相关资讯。

      ④ 参加人员:社会公众。


      相关事项

      1 . 大赛将全程引入专业知识产权顾问单位及法律顾问单位为大赛各环节提供服务。大赛组委会享有对参赛作品以非盈利为目的的发行、成果展览、表演、信息网络传播、摄制、翻译、汇编、宣传、推广、推介、评选等权利,且不需支付报酬。

      2 . 如有需要,大赛组委会有权修改奖项设置。

      3 . 大赛组委会将会对参赛作品进行公开展示,建议参赛者在申报作品时,进行相关知识产权保护登记,如参赛者未在公开展示前进行知识产权登记申请,造成专利新颖性丧失,大赛组委会不承担任何责任。

      4 . 参赛作品的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登记、商业化开发使用等具体事宜可另行与相关方签订协议。

      5 . 大赛组委会对本届大赛保留最终的解释权。


      联系方式

      寄送地址: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红山路165号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组委会办公室。

      联系人:李炜塨、柯雪如

      邮编:519000

      咨询电话:0756-2602911、0756-3230007

      大赛官方网站网址:www.GBAwcsjds.com

      通知原文:https://whly.gd.gov.cn/open_newggl/content/post_4151545.html


      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大秦良造仅作媒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