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大赛详情:http://www.daqinip.com/daqin/newsinfo.php?id=1924
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活态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在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文化公约和中国“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下,2022年4月至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项目四期 “苗绣兴乡”松桃可持续生计活动的项目框架内携手松桃县人民政府和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举办了“创意贵州·松桃礼物”文化创意设计作品征集活动,鼓励专业团队或独立设计师积极参与并开展设计活动,将松桃县的历史文化与产品进行深度融合,助推松桃县的品牌形象。
此次作品征集活动围绕旅游纪念品设计、包装设计和民宿设计三个类别展开。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共计收到来自全国16个省市地区51所高校、企业、独立设计师的提交的184份设计,其中旅游纪念品设计124份、包装设计42份、民宿设计18份。
由艺术类高校专家、贵州省和松桃县政府主管非遗保护的相关单位代表、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成的多方评审委员会对提交作品的品牌性、地域性、创新性、市场性、工艺性和实用性,以及设计作品在在地层面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评审,重点关注作品在地域、品牌与市场方面的关联性。共计14名评委参与了初评、复评、终评3轮评审工作,最终评选出38份设计作品,包括15份旅游纪念品设计、15份包装设计和8份民宿设计。这38份设计作品均将对松桃文化旅游发展和文化品牌建设提供驱动力,并助力松桃当地文化、技艺实现良好推广。各类获奖结果如下:
(一)旅游纪念品设计
此类别作品依托松桃苗绣、苗族银饰錾刻等传统工艺项目,设计了具有地区文化特色、符合现代生活需求、具有市场前景的旅游纪念品,或结合非遗元素设计的相关衍生品、伴手礼、纪念品、办公用品等文化创意产品。
(二)包装设计
此类别作品针对松桃县的特色农产品,设计了具有鲜明地方特征的产品包装,并可以兼顾产品的营销与视觉艺术表达。
(三)民宿设计
此类别作品以大湾村指定民宿为蓝图,结合松桃县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设计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适合推广、便于建造管理的民宿,并可兼顾室内陈设设,考虑到配套的民宿用品设计。
以上38项入选设计计划于2023年4月24日在贵州遵义举行的乌江寨非遗嘉年华框架下举行的发布活动和展览上正式公布。项目同时计划与松桃当地有关方面协作,为入选设计提供进一步的孵化支持,以期这些创意设计能够更好地助力松桃县的非遗保护和乡村振兴。
旅游纪念品类获奖作品选登
一等奖 ©张艺华、付歆雅、吴晨曦、何旭鸿
二等奖 ©赵诗琪
二等奖 ©邓诗碧、罗金庭、彭号、熊峰
三等奖 ©徐欣悦
三等奖 ©闫心如
三等奖 ©谢李婷、姜文雪
三等奖 ©吴建香、张璐雯、阮树娟、李文莎
优秀奖 ©袁曦蕾
优秀奖 ©朱晓鸽、赵康然、任子彬、毛佳淋
优秀奖 ©向雨馨
优秀奖 ©路永春、唐怡雯、韦丹
优秀奖 ©黄舒婷、刘家婧、冯玉
优秀奖©王璇
优秀奖 ©李为治
优秀奖 ©陈业捷
包装设计类获奖作品选登
一等奖 © 李佳星
二等奖 © 汤世祺
二等奖 © 龙惠
三等奖 © 张潇月、杜亚萌
三等奖 © 曲树青
三等奖 © 杨敏
三等奖 © 王嘉奕
优秀奖 © 马丹丹
优秀奖 © 刘梅
优秀奖 © 林键淇
优秀奖 © 李静
优秀奖 © 许⽂泉
优秀奖 © 康晓凤
优秀奖 © 文敏
优秀奖 ©王灿灿
民宿设计类获奖作品选登
一等奖 ©余吉
二等奖 ©崔雅文
二等奖 ©蒋宁馨、王静雪、章天、李馨
三等奖 ©霍慧颜
三等奖 ©韦龙琼
优秀奖 ©黄世琳、冉卫东、杨东妹
优秀奖 ©李雨涵
优秀奖 ©徐征、王敏、邢祥龙、卞梦瑶
版权说明:
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商用。作品提交人承诺所提供的所有材料均为自有知识产权,或已在作者、原所有者、委托人的完全同意下提供,且绝不违反或侵犯任何现有版权或许可。因违反上述条款而引发的相关纠纷,由提交人自行承担一切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