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新视野丨文创解码非遗,“脑洞大开”诠释中国文化魅力

      分类:文创资讯 来源:GBA文创节 作者:湾区文创节
      2023-08-02 10833 0 0


      64c9facc75f91.jpg

      64c9faccb6e4f.png


      提到非遗就太老土?No!那一定是你还没找到最适合的打开方式。


      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勤劳、智慧的先辈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用巧手创造的精神文化结晶,对于现今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些年,“ 朕知道了”、“故宫的猫”等故宫IP化身的胶带、雨伞、书签等文创产品,频繁出现公众视野当中,几百年历史沉淀的故宫迸发强大生命力。


      同理,文创产品也可解码非遗,以产品为载体充分展现非遗的现代式审美,延续与传承时代审美,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非遗传承方式。不仅有助于走好非遗传承之路,还有利于拓展文创产品思路。


      如今,我们对于非遗的现实追求,已不仅仅局限在“单纯保护”的层面,而是要让非遗更有灵气,更具烟火气,进而更多飞入寻常百姓家,飞出国界走向国际。      

      64c9faccbb198.png


      “让非遗“潮起来”,是对非遗最好的保护!”


      当古老的非遗文化,撞上现代商业文明,非遗将会以何种姿态向世人展现它所独有的魅力?


      野兽派携手云南彝绣、徐行草编两项非遗工艺,发布艾蒿香氛系列。将拥有上千年传统文脉的手工艺与野兽派艾蒿香氛系列融合,传递温暖与爱意。


      64c9facced8b2.jpg

      64c9facdbc95d.png

      @野兽派 艾蒿香氛系列


      国家级非遗徐行草编携手野兽派,给“非遗活化”提供了借鉴和思考。徐行草编产自嘉定徐行,于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考证,徐行草编早在唐代就已是贡品,兴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它取材于纯天然的徐行黄草,这种草色泽淡雅、质地光滑坚韧。用它编织出的工艺品,每一件都由匠心精织,散发着独特的手工艺美感,皆承载着草编匠人的精神与情感。


      64c9face0db22.jpg

      64c9face31b8a.jpg

      @非遗:徐行草编

      成智谷·中成美术馆


      野兽派艾蒿香氛系列还原的艾草香。前调小豆蔻糅合龙蒿,苦中带有回甘;中调还原仲夏季的艾草香,尾调则在绵长的雪松和广藿香中沉淀。


      通过与潮流品牌“牵手”合作,让我们看到了“非遗”破圈与传承的另一种可能。注入时尚的设计元素后,草编制品不再“老土”。


      用品牌赋能的文创文创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


      64c9face5ac35.jpg

      64c9face8bc8a.jpg

      64c9facecbbad.jpg

      64c9facee2487.jpg

      @野兽派 艾蒿香氛系列


      野兽派×云南彝绣,一针一线传递温暖。


      除了艾蒿香氛系列,野兽派还携手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刺绣”,带来手工刺绣端午香囊。


      相传彝族刺绣起源于唐宋时期,明清两代趋于成熟。撒尼刺绣针脚细密,工艺精湛,充分显露出撒尼人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带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2008年,彝族刺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4c9fc7f8515b.jpg

      64c9fc7fa2d6d.jpg

      64c9fc816f2b0.png

      @野兽派 艾蒿香氛系列


      刺绣端午香囊每一件均为手工刺绣,运用了彝族常见的三种绣法――把边绣、平绣和打籽绣。每一幅刺绣作品都是绣娘们用心创作的结晶,更是传统文化的见证和延续。


      融入彝族传统马缨花图案,象征繁荣和吉祥,更点缀民族特色的绣球和亮片。点滴细节,注入了彝族绣娘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不失为一件颇具收藏价值的限量艺术品。


      64c9fc81a68f4.jpg

      @野兽派 艾蒿香氛系列

      64c9fc81d70a3.png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查收一份来自中国西南的非遗心意。”


      FENDI 与中国西南地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彝族合作,别出心裁地邀请两位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阿西巫之莫和勒古沙日,联手带来特别款 Baguette 手袋作品。


      将彝族传统刺绣和银饰技艺融入包袋设计,向中国古老的的非遗手工艺致敬。


      彝族(撒尼)刺绣,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现年66岁的阿西巫之莫自10岁起学习传统彝族刺绣,是彝族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64c9fc81f1f38.jpg

      @非遗传承人

      现年66岁的阿西巫之莫


      阿西巫之莫表示:“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做彝绣的人也少了,一度面临失传的危机。我就开始做彝绣传承这方面的工作。”


      1967年,只有10岁的阿西巫之莫开始学习彝族刺绣技艺。一开始,她时常为邻里乡亲绣一些衣物维持生计。直到1993年,她开设了一家彝族刺绣品专营店,成为了第一批将彝绣带向市场的人之一。


      在彝族文化中,黑色是大地的象征,绿色代表着生长在山川河流周围的茂盛植被。阿西巫之莫在天鹅绒般的黑色织物上绣了蓝色、绿色和水绿色的丝线。刺绣灵感来自大自然,以象征一切美好事物的杜鹃花为主要刺绣图案,结合各种复杂巧妙的针线活,达到栩栩如生的触觉效果。


      64c9fc832cb80.png

      64c9fc8451c90.png

      阿西巫之莫的工作室 @FENDI


      64c9fc84b8567.jpg

      64c9fc84d6c70.jpg

      64c9fd75328cc.jpg

      64c9fd756e618.jpg

      @FENDI


      68岁的勒古沙日,是彝族银饰制作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他出生于「彝族银饰之乡」布拖县,自12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银饰技艺。勒古在彝语中是「工匠」的意思,勒古家族以银饰制作技术闻名,至今已传承至第14代。


      64c9fd757a5ef.jpg

      @68岁的勒古沙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彝族银饰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银饰采用錾刻、镂空、镶嵌、吊缀等多种手法制作而成,或雕刻太阳、月亮、星星、山脉、河流,或镶嵌花朵、树叶、鸟类和野兽,每一个银色装饰都象征着高贵、纯洁和吉祥,像上天赐予的闪亮的星星。


      铸炼、吹烧、锻打、焊接、编结、洗涤、雕镂、镶嵌、吊缀...谁能想到一件彝族银饰需要经过20多道繁复的工序才得以制成?


      64ca104570b7a.gif

      64ca104571da7.gif

      64ca0e88b4f5d.png

      64ca0e891c176.jpg

      勒古沙日在制作银饰

      @FENDI


      在本次手袋创作中,勒古沙日用925纯银手工打造出 FENDI 标志性 FF 搭扣和垂吊筒穗、银铃等灵感源于彝族传统银饰的精美吊坠,熔化的银器经过复杂的工艺加工成薄片或精美的丝线,再经过工匠的巧手工艺加工成精美的立体装饰构件。


      搭建文创解码非遗的舞台,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文化和艺术世界致敬。


      64ca10457ff5f.gif

      64ca10ed7d667.jpg

      64ca10edd2ced.png

      64ca10ee28ebe.jpg

      64ca10ee6ee4c.jpg

      @FENDI


      千年非遗,碰撞现代潮流。


      只有创新多种表达方式,让传统和现代元素碰撞出新潮流,才能以最时尚的姿态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绽放永恒的光彩。

      64ca10eea98e6.png


      “让非遗“活下去”的更好方式,是使其不断推陈出新。”


      非遗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随着我国非遗保育工作的不断推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也将成为中国文化,中国品牌进军全球市场的重要动力。


      64ca10eef3c8a.jpg

      64ca10ef44fae.jpg

      @广州日报

      粤剧+文创,把大戏带回家


      粤剧(Cantonese Opera),又称广府戏、广东大戏,是广东及广西粤方言区最大的剧种。009年,由广东、香港和澳门联合申报,粤剧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年轻的设计师们,融合文创产品和创意文案,使非遗焕新,吸引年轻一代兴趣。充分发挥创意设计在促进非遗传承和创新的积极作用,为传统工艺的活化利用和文创产业的转型升级做出了良好的示范。


      64ca10ef40488.jpg

      64ca10ef881df.jpg

      64ca123ae6768.jpg

      64ca123b156d3.jpg

      64ca123b13797.jpg

      64ca123b38454.jpg

      @设计师 群群吖


      64ca123b803c5.jpg

      64ca123b8c350.jpg

      64ca123b77a74.jpg

      粤剧文创—谯国夫人

      @月球工作室


      非遗并不只是一个被保护的角色,相反,非遗能够回赠给文创设计的更多。


      潮宏基珠宝新品花丝云起系列,采用非遗花丝工艺打造。取"云"为灵感,融入中国传统纹饰:祥云纹设计,经由非遗花丝工艺定格,以别样的姝美通云见天地的豁然通达。从舒卷有致的云境中,体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韵味与哲思。


      64ca123bbddcd.png

      64ca123be64ee.png

      64ca123bf2e90.png

      64ca123c094bc.png

      @潮宏基珠宝


      当前,非遗为文创产品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意,赋能中国品牌,在国际舞台上绽放耀眼的光芒。


      因此,非遗类文创产品需深入剖析非遗内涵,通过产品直观地将非遗元素传播给大众,充分结合传统技艺,打造出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产品,满足人们在现代社会生活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


      非遗不能只活在过去,更要活在当下,活在未来。这不仅是非遗生存的需求,也是时代的需求,民族的需求。


      未来,文创将如何“解码”非遗?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