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明信片文化创意设计大赛
大赛投稿截止时间:2024年03月
活动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自强,更好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决定举办第七届中国明信片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大赛以搭建文化创意设计交流平台为抓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增强邮政与社会各界交流合作,同时丰富“寄贺卡”小程序明信片图稿及相关设计资料库,让更多用户利用“寄贺卡”小程序弘扬书信文化,通过创新设计赋能函件产品升级,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权威性、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及趣味性。
活动主题
传递真情,创意无限
组织机构
1 . 主办单位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
2 . 承办单位
中国邮政广告传媒公司
3 . 协办单位
中国邮政报社有限公司、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报刊发行局、中国邮政明信片微信营销研发中心、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熊猫艺术发展基金、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北京市规划展览馆、《集邮》杂志社、北京王府学校、上海耘耕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生肖有礼文化艺术中心、CDS中国设计师沙龙、之泰管华(北京)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活动安排
1 . 作品征集(2023年11月至2024年3月)
在“中国明信片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官网( https://www.cpac.com.cn/pdc )和微信端、“中国邮政传媒”微信公众号、“寄贺卡”小程序报名及在线征稿,本次赛事报名免费。
2 . 作品投票(2023年11月至2024年3月)
公众投票:在“中国明信片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官网和微信端、“中国邮政传媒”微信公众号开辟投票通道,接受公众投票。
市场认可:在“中国明信片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官网和微信端开通“DIY明信片”、“寄贺卡”小程序制作功能,检验参赛作品的市场认可度。每制作一张明信片可为该作品加66票。
投票阶段票数排名最高的前600套作品进入评审环节。
3 . 作品评审(2024年4月)
根据美观性、艺术性、应用性、推广性等角度,由赛事专业评委组进行会评,评分由“评审专家评分(权重60%)+投票阶段得分(权重40%)”构成,评选出个人组和团体组“金”、“银”、“铜”、“优秀”奖等各类奖项。
审评结束后,将公布第七届中国明信片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获奖结果,同时利用中国邮政媒体矩阵对赛事结果进行宣传报道。
征稿主题及赛区设置
1 . 主题专区
分为“寄贺卡”小程序DIY明信片模板、“寄贺卡”小程序页面UI、明信片广告面三类设计类型。
其中“寄贺卡”小程序“DIY明信片模板”设计主题:
① 逢喜必贺:生日、结婚、生育、乔迁、升职、退休、考试上岸、锦鲤附体
② 企业要事:迁址、开业、上市、竣工、庆典、营销促销、客户维护
③ 旅拍:春、夏、秋、冬
④ 萌宠:猫、狗、鱼、鸟
“明信片广告面”设计主题为:
① 节日:春节、元旦、国庆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七夕节、端午节、中秋节、二十四节气
② 金句名言:国学经典、哲学经典、名人名言
③ 二次元:动漫、钢笔画、素描、水彩
④ 美食:辣欢、清淡、甜爽、酥脆
⑤ 动物:国宝熊猫、生肖贺岁龙、其他生肖
2 . 分赛区
为扩大赛事影响力,举办以下分赛事:一是第五届“我爱大熊猫”国际少儿明信片绘画作品展,二是“生肖有礼”华人设计师原创作品征集,三是“东方创意之星”设计大赛等分项赛事。
各分项赛赛事说明及参赛方式详见大赛官网或大赛微信端。
参赛要求
凡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道德规范的明信片成品、设计稿件及其他文化创意类产品均可参赛。
1 . 参赛作品类别
① “寄贺卡”小程序DIY明信片模板设计图:用户上传图片区域镂空透明,上传图片长宽尺寸152mm×104mm,图片精度不小于300dpi,颜色模式RGB,图片格式为png。
② “寄贺卡”小程序页面UI设计图:以平面方式提报UI效果图,UI设计中包括必设板块(例如:轮播海报、产品定制、地方特色、全国热点、模板推荐)及扩展板块(非必须设计项),上传图片宽度为1080px,高度不低于1920px,图片精度不小于300dpi。
③ 明信片广告面设计图:以平面方式提交能清楚显示作品稿及作品特征的图片,上传图片长宽尺寸152mm×104mm,图片精度不小于300dpi,设计形式可为手绘、版画、书法、雕刻、摄影及其他文化创意类产品,图片格式为jpg或png。
④ 视频录制:时长不超过3分钟,分辨率1920×1080,MP4格式,介绍参赛作品和衍生出的文创产品实物。
2 . 参赛作品要求
① 原创性: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且版权真实有效,并下载签署《著作权授权书》(详情见大赛网站/微信端,首页“下载授权书”),注册时按照要求进行上传,必须准确填写报名规则要求的全部信息。
② 美观性:参赛作品构图完整合理,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符合当前主流审美,艺术表现力强。
③ 创意性:参赛作品具有创新价值,鲜明的创新理念,以及具有一定高度的设计立意。
④ 市场性:参赛作品既要有艺术表达和文化,更要符合市场需求,受到大众的喜爱和欢迎,由作品转化为产品的研发潜力大。
3 . 团体参赛要求
以团体形式参赛的作品报送总量不得低于100套,达到此标准后,才可参加团体组织奖评选。
参赛团体须保证报送的全部参赛作品已取得版权人或其监护人授权,按要求下载、签署、上传《著作权授权书(团体版)》,以及团体内每位参赛设计师按要求签署上传《著作权授权书(个人版)》。详情见大赛网站/微信端,首页“下载授权书”,参赛作品引起的版权等问题纠纷,由参赛团体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4 . 参赛说明
① 参赛作品须为原创,不得抄袭仿冒他人作品,不得涉及色情暴力、分裂国家、宗教与种族歧视等内容。参赛作品存在违法内容、知识产权纠纷以及经核实为非原创的,取消参赛资格,相关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
② 参赛作者、团体注册时,需签署、盖章《著作权授权书》(未成年人参赛需监护人一同签署),并按照要求上传至大赛官网或微信端。
③ 参赛者上传作品即表示同意授权组委会为举办大赛目的向所有人署名或隐名的形式展示作品,同意大赛确定的评选方式。参赛者提交作品之前,须仔细阅读赛事说明,充分理解并表示同意,本次大赛组委会拥有对所有获奖作品评选结果的最终裁定权。
④ 参赛者务必认真填写联系方式,因错填或漏填联系方式导致无法联络的,责任由参赛者承担。
⑤ 所有投稿到大赛官网及微信端的合格参赛作品将获得中国邮政官方编号,成为邮政明信片产品唯一来源。
奖项设置
以下奖项所涉及的奖金,均为税前奖金。
1 . 个人奖项
个人金奖3名(DIY明信片模板、UI设计、明信片广告面各1名,税前奖金5000元/人)、银奖5名(DIY明信片模板2名、UI设计1名、明信片广告面1名,税前奖金3000元/人)、铜奖8名(DIY明信片模板3名、UI设计2名、明信片广告面3名,税前奖金1000元/人)、优秀奖50名。
2 . 团体奖项
团体金奖3名、银奖5名、铜奖8名、参与优秀奖10名。
3 . 主题奖项
最具市场价值奖3名,其中“寄贺卡”小程序获奖不少于1名,主题赛杰出贡献奖若干。
网络投票抽奖
为鼓励大众参与,凡在“中国明信片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官网和微信端为自己喜爱的作品投票支持,均可获得抽奖机会。
抽奖奖品如下:
一等奖50名:生肖大版
二等奖50名:生肖小版
三等奖300名:“寄贺卡”小程序定制明信片
赛程公示
为保证大赛的公平、公开、公正,所有阶段评审结果及获奖结果将在中国明信片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官网、“中国邮政传媒”微信公众号公示一周,以确保各阶段结果真实有效。凡有异议者可随时联系大赛组委会,组委会将视情况处理问题。公示期结束后,将正式公布本届大赛获奖情况。
宣传和推广
1 . 现场推广
加强赛事线下宣传推广活动,介绍赛程,展示获奖作品,广泛调动文创产品设计团队、大学院校专业学生、青少年及明信片爱好者等群体参与大赛的积极性,达到宣传目的。
2 . 媒体宣传
通过中国邮政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中国邮政报》、“中国邮政传媒”、“微邮筒”微信公众号等邮政自有媒体和人民日报客户端、每日中国、今日头条、新浪、网易、搜狐等社会主流媒体,对大赛各阶段和参赛作品进行持续报道,提高赛事曝光度。
3 . 邮政资源
各级邮政企业将依据赛程安排,配合组织相关线下活动,通过省内线上线下媒体资源加强赛事组织和宣传。
赛后服务
大赛结束后,本届组委会将继续为参赛团体和个人提供服务与支持。
1 . 举办主题作品展览
所有获得优秀奖及以上奖项的作品均有机会参加“中国明信片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并参与线下其他展览和媒体宣传活动。
2 . 纳入中国邮政明信片图库
所有参赛作品将被收录进中国邮政明信片产品研发图库,供集团和各省邮政分公司业务创意设计参考应用,并有机会选为邮政产品发行推广。
3 . 成为邮政签约作者
优秀作者将有机会成为邮政“寄贺卡”小程序签约设计师,在“寄贺卡”小程序上架设计师联合开发的产品,实现销售分成。
4 . 多渠道宣传推广报道
在线下媒体联网、中国邮政MCN主播矩阵、《中国邮政报》、《集邮》杂志、中国邮政广告传媒公司官网、“中国邮政传媒”视频号及“中国邮政传媒”抖音号等媒体,对优秀作品和设计师进行宣传报道。
5 . 研发中国邮政爆款专属产品
获得优秀奖及以上奖项的作品均有机会得到孵化,研发具有邮政特色、传媒特点、内容精湛、形式精美的邮政爆款专属产品。获奖的社会文化创意公司及明星设计师均有机会与中国邮政广告传媒公司签约,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参与产品研发与整合营销宣传。孵化的邮政专属产品,大赛将通过中邮传媒智融平台、网络直播带货和线上线下展销及其他新销售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提升产品销售规模。
大赛组委会地点:中国邮政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人/联系电话:郭老师 010-83168871 严老师 010-83168907 钱老师 010-83168981
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大秦良造仅作媒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