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数字文创设计大赛
大赛投稿截止时间:2024年08月11日
活动背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纵深推进《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落实《2024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河南省活动实施方案》安排,由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共河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郑州中原科技城管理委员会联合指导,郑州数据交易中心、大河报社、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河南省形象文化协会主办“数创向新力,一起AI河南” 河南省数字文创设计大赛,旨在鼓励在校大学生、艺术设计从业者、企事业单位职工以及数字领域爱好者等,利用数字化技术围绕中原历史文化进行创作设计,促进文创、数创与科创深度融合,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拥抱数字时代,共享美好生活。
活动主题
数创向新力,一起AI河南
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共河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郑州中原科技城管理委员会
主办单位:河南大学美术学院、郑州数据交易中心、河南省形象文化协会、大河报社、河南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研究院
协办单位: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中原工学院服装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艺术学院、河南财政金融学院艺术学院、郑州美术学院、安阳学院美术学院、南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洛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商丘师范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美术学院、中原出版传媒集团、鲁山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郑州市郑东新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河南创意岛股份实业有限公司、河南群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郑州记忆油化厂文创园、瑞光文化产业园、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文创研究中心、郑州市对外开放服务中心、郑大云创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河南新东方沃凯德文旅有限公司、河南省智慧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河南扶光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数联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联合伟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图数据科技(郑州)有限公司、中医品牌传承怀帮保和堂、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河南省人像摄影协会、河南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河南省艺术品协会、河南省标识标牌协会、河南省数字经济产业协会、河南省网络营销协会、西安追证求实古陶瓷痕迹研究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协会、河南信大星耀时空数据有限公司、上海元唯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大赛要旨
1 . 以赛促学。面向广大网民开展线上数字素养知识竞赛,通过排位赛、对抗赛等统计积分方式评选数字素养达人。
2 . 公益培训。利用赛事平台开展数字素养专题课程、知识问答和作品征集等系列公益活动,赛事全程不收取任何费用。
3 . 颁发双证书。组委会将为参赛选手提供以下服务:免费的版权登记确权(发放《作品登记证书》和《数字资产登记证书》)以及创新的资产交易模式、数字化的交易流程(郑州数据交易中心资产交易平台)。
4 . 创设数字文创工作站。联合高校成立“数字文创工作站”,为大学生提供数字创作指导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指导。深入地推进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就业及创新创业能力。
5 . 转化及交易。大赛为参赛者提供开放式的交易平台和便捷的交易途径,保障作品及其版权交易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6 . 探索人工智能+。设置AIGC赛道,鼓励参赛者运用人工智能等工具进行设计与创作,并采取单独的评审规则与标准,探索AIGC应用的合理化路径与方法。
7 . 线上、线下多元化展示路径。大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过程实现线上报名、投稿和确权,同时打造线上数字展馆和线下艺术展示空间,为获奖作品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展示与推广。
参赛人员
省内外在校大学生、社会团体、艺术设计从业者、企事业职工以及数字领域爱好者。
大赛时间
大赛于2024年月6月27日启动,大赛日程安排(见附件三),大赛的访问入口请见(附件四)
咨询电话:
刘老师 电话:13673692606
文 文 电话:13526789329
大赛组委会
成立河南首届数字文创设计大赛组委会(见附件一)
1 . 大赛设立组委会秘书处,负责大赛各项日常组织工作。
2 . 大赛设立专家委员会,负责大赛作品评审工作。
3 . 大赛设立监督委员会,负责推进大赛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负责对赛事组织、参赛项目评审监督、投诉、申诉复评、协办单位相关工作等进行监督,对违反大赛纪律行为予以处理。
4 . 大赛设立产业委员会(投资委员会),负责创意成果的产业转化。
5 . 大赛设立宣传委员会,负责赛事的宣发。
赛事步骤
大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分初赛、决赛两个阶段。
1 . 报名。本次大赛免费报名,采用线上报名方式,2024年6月27日开始报名,参赛人员报名登录方式见附件四,按照步骤登记报名信息即可。
2 . 初赛。初赛投稿时间7月1日至8月11日,8月12日投稿通道关闭。在赛事平台根据不同专区要求上传作品,上传作品后可邀请观众对作品进行投票,并根据投票数和专家评分按照权重计算最终成绩,按参与人数,成绩从高到低排名,取前20%晋级决赛。
3 . 决赛。决赛时间为9月2日至9月4日,决赛将通过视频会议方式进行,参赛选手需接入视频会议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评审专家在郑州数据交易中心通过大屏幕观看选手决赛直播),详细的决赛要求请见后续通知。
表彰奖励
大赛设组织奖和个人奖(表彰奖励办法详见附件二)。组委会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对表现突出的组织给予奖励。
赛事类别
大赛以中原地区传统历史文化为主题,旨在让更多设计师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设计创意,让大众能在生活场景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树立文化自信。
大赛分为主赛道和专栏赛道,其中主赛道围绕中原地区人(历史人物、文化名人等)物(博物馆文物、民间文物、各地代表性器物等)典(神话故事、历史典故、成语典故、姓氏文化、节气文化、周易文化、星宿文化等)景(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艺(武术、戏曲、舞蹈、音乐、武术、戏曲、舞蹈、音乐等)数字艺术设计作品创作。专栏赛道将围绕企业文化进行命题式创作,具体参赛要求和奖励办法请见赛事平台专栏板块,专栏投稿作品由组委会和企业共同评选。
作品提交要求
1 . 静态类作品格式要求。所有图片类作品以电子图片形式提交,图片为JPG或者GIF格式,绘图要求RGB色彩模式、分辨率300dpi,图片大小不超过10M,尺寸和不限,一组作品不超过3张。
2 . 动态类作品格式要求。视频作品文件格式为MP4,分辨率不低于1080p(或图像精度不低于2K),时长2-8分钟;音频文件采用mp3编码。如有作品旁白请配置字幕,作品大小不超过500M;4张作品截图,如果其他格式在评奖时无法打开,视为无效作品,需在压缩包当中提交创作说明文档(word格式)及演示视频;动画作品文件格式为MP4,分辨率不低于1080p(或图像精度不低于2K),时长1-6分钟;音频文件采用mp3编码。
3 . 交互类作品格式要求。所有作品需提交作品创作说明300字内文档(word格式)、展示视频或可执行文件(可执行文件需合成为压缩文件进行上传,压缩格式为zip),实际场景或实物截图,需在压缩包当中提交及演示视频。作品图片和视频格式参考静态类和动态类格式要求。
4 . 作品提交方式
① 作品文件。设计作品的电子文件,以视频(三维、VR等内容转化为视频格式)、图片方式展现,每件作品需提供一张JPG格式作品介绍。作品介绍可图文并茂,介绍设计理念、创作过程及其创新之处,说明文字不超过300字。文件中不允许有作者信息出现。
② 作品登记表。在平台填写作者与作品相关信息,并在表格中自行备注:作品名称、作者姓名及指导老师、性别、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工作单位、电子邮箱、邮寄地址等,如因作者信息填写错误造成的不良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
评审原则
按照作品创意30%、制作质量30%、艺术表现30%、作品规范10%(严格按照赛事提交要求)评分指标,每幅作品计算平均得分评出相应奖项。
1 . 相关性。作品需围绕“数字文创,设计未来”为主题展开创作。
2 . 创意性。设计作品需具有高度的艺术审美和视觉冲击力,创意应当独特、新颖,易于引起观者的兴趣和共鸣;应用前沿的技术或方法,给予观者新的思考和突破。作品强调原创性,禁止一稿多投,一经涉嫌抄袭,取消参赛资格。
3 . 择优性。作品选择的技术模型是否适用于作品的需求,是否巧妙地应用技术模型和算法来实现创意效果,从而提升作品的质量和多样性。
4 . 传播性。作品是否具备广泛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展现出中原文化之魂的魅力和价值。
参赛注意事项
1 .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 作品题材没有特定要求的,不限主题,但须具有转化、应用的潜力和价值。
3 . 作品不得包含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得出现党和国家领导人相关内容,不得出现国旗、党旗、党徽、地图等内容,不得出现与性别、宗教相关的歧视性内容,不得侵犯他人隐私,如由此引起的相关法律后果均由参赛者承担。
4 . 作品必须为原创,集体创作作品参赛需征得主创人员的同意。参赛者提交的作品不得侵犯第三方的任何著作权、商标权或其他权利,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共道德习俗。凡涉及抄袭、剽窃、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等行为,参赛者应承担全部法律责任,与主办单位及组委会无关,并且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5 . 以上问题组委会接到实名举报,有抄袭、侵权或其他不当行为证据后,将取消入围资格;若为获奖作品,则追回颁发的获奖证书,并进行媒体公告。对赛事造成恶劣影响的,大赛组委会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6 . 组委会对大赛提交的作品,有进行学术交流、商展、宣传、使用、推广、产业转化代理等权利。
大赛组委会拥有赛事最终解释权。
河南省数字文创设计大赛组委会
2024年6月27日
附件一
组委会名单
组长:潘新民
副组长:王世伟
副组长:席卫权
副组长:熊建丽
副组长:曾凌云
副组长:徐维鸿
副组长:李四维
副组长:刘少宾
秘书处秘书长:刘喜子
专家委员会主任:肖 红
监督委员会主任:陈 召
技术委员会主任:张永强
产业委员会主任:张文丽
宣传委员会主任:黄 婷
大赛组委会联系电话:13673692606 13526789329
附件二
表彰奖励办法
一、个人奖励
1 . 荣誉称号奖励
对进入决赛的前50名选手颁发“河南省数字文创设计大赛优秀选手”“数字素养专业人才”获奖证书。
2 . 现金奖励
按照评分高低划分奖项等级,对应的现金奖励如下:
金奖1名:奖金30000元(税前);
银奖2名:奖金10000元(税前);
铜奖3名:奖金5000元(税前);
最佳概念奖5名:奖金1000元(税前);
最佳应用奖5名:奖金1000元(税前)。
注:以上获奖作品若有指导教师,作者与指导教师各占奖金50%。
3 . 其它奖励
(1)获奖选手有机会获得大赛组委会推荐签约“肖红工作室”;
(2)金奖、银奖获奖选手的指导教师颁发优秀指导教师证书;
(3)所有参赛选手的参赛作品有机会参与企业产品品牌联动赋能;
(4)所有参赛选手的参赛作品有机会参与数字素养文创展。
二、团体奖励
1 . 优秀组织奖
对积极组织本单位或带动相关单位参加比赛的单位,颁发“优秀组织奖”证书。
2 . 特殊贡献奖
对为大赛组织和推荐做出特殊贡献的单位,颁发“特殊贡献奖”证书。
以上所有奖励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
附件三
附件四
平台访问方式
大赛平台仅支持手机端。
方式一:扫码访直或点击报名链接接进入大赛服务平台报名。
方式二:关注“郑州数据交易中心”“形象文化”公众号,从菜单“文创大赛”进入大赛服务平台。
大赛官网:https://zd.zzbdex.com/act/#/
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大秦良造仅作媒体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