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由陕西历史博物馆和陕西华夏文化创意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推出的重磅文创产品《2020陕博日历·彩陶中华》正式发行。
2017年,陕西历史上第一本文博日历《2018陕博日历·大唐长安》正式发行。这本日历依托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唐代,特别是盛唐时期的珍贵文物,再现了千余年前大唐长安的盛世美景。该日历一炮而红,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18年,《2019陕博日历·丝路辉煌》依托陕历博2017年举办的、并于2018年荣获第十五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精品奖”的《长安丝路东西风》展览,将收录文物的范围扩展到西北5省区的16家文博单位,展现了从两千余年前的汉代开始,中华文明通过丝绸之路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历程。它的成功发行,也标志着《陕博日历》向品牌化迈出了其关键性的第二步。
此次发行的《2020陕博日历·彩陶中华》通过十二个月份富有逻辑顺序的主题安排,勾勒了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萌芽、发展、繁荣的完整演进脉络,呈现出五千年前中华大地上不同区域间以彩陶为媒介所开展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揭示了彩陶在早期中华文化形成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对后世物质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突出渭河流域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主根脉地位,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寻根溯源。
据介绍,渭河流域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主根脉地位,不惟汉唐,而要上溯到更早的史前时期的仰韶文化时代,也即“五千年中国看陕西”。那个时代恰好是彩陶的时代。生活在中原地区,特别是渭河流域的的先民们,创造了绚烂的彩陶文化,同时也开启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发展的恢弘序幕。
为了更好地展现彩陶时代波澜壮阔的文化发展图景,《2020陕博日历·彩陶中华》项目团队秉承陕博日历自诞生以来就坚持的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观赏性、功能性等原则,将时间从一千多前的唐朝和两千多年前的汉朝上溯至五千多年前的彩陶时代,将收录文物的范围更是扩展到全国20个省、区、直辖市的50余家文博单位,多视角对360余件彩陶文物进行了解读。
记者从陕西历史博物馆了解到,12月31日,陕西历史博物馆将推出大型原创展览《彩陶·中华——中国五千年前的融合与统一》,《2020陕博日历·彩陶中华》也将与该年度大展互相补充且相映成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