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溧阳市博物馆,有这样一个角落,以作品承载文化,用创意表达精神,从书签到集邮册,从小挂件到大摆件,展示了溧阳四大独特的主题文化。
游子吟系列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在溧阳创作的一首千古名诗。1992年在十佳唐诗评选中名列第一,被誉为中华第一诗。2016年,孟郊与游子吟的故事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游子吟》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的一片孝心。
摆件刻有“溧阳县衙”与母亲缝衣场景
焦尾琴系列
焦尾琴,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相传,蔡邕在隐居溧阳观山北麓时,在一农家灶堂里抢出一段尚未烧完的青铜木,他依据青桐木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音色奇绝,因琴尾尚留有焦痕,故取琴名为“焦尾”。
至今,溧阳观山仍有蔡邕读书台遗址,当地乡民仍流传着蔡邕的故事。溧阳博物馆就是以焦尾琴为原型而设计的。
以焦尾琴为题材,以梅岭玉为配饰。
焦尾琴系列倒流香香器
焦尾琴系列U盘
焦尾琴系列桌面摆件,琴体为梅岭玉材质
梅岭玉系列
梅岭,位于江苏溧阳平桥与安徽广德庙西搭界处,地下蕴藏着玉石矿体,因发现此玉地点名梅岭,故名此玉“梅岭玉”。
梅岭玉矿遗址主要由1处梅岭玉矿和1处明清遗址组成。梅岭玉矿采石矿洞现已废弃,仅存100 平方米左右的水池。梅岭玉矿床分布在燕山期庙西花岗岩与古生代二叠纪镁质碳酸盐外接触带中,是国内目前唯一的良渚文化玉料来源,品种有白玉、青白玉和青玉等。
琮是良渚文化的典型器型,梅岭玉是良渚文化的典型用玉,以梅岭玉制作琮,更凸显了良渚文化的韵味。
淳化阁帖系列
《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第一卷为历代帝王书法,第二三四卷为历代名臣字迹,第五卷为古代名家墨迹,六七八卷为王羲之笔迹,九十两卷是其子王献之手迹。我们溧阳市博物馆现收藏的这套淳化阁帖石刻,原位于江苏省溧阳市别桥镇西街原虞氏宗祠内,是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肃王府重刻版。
集邮册内页内容都是博物馆馆藏介绍,在集邮的同时认识、欣赏藏品。
肃府本《淳化阁帖》石刻不仅是一部上乘的法帖,而且因其汇聚了历代名人极其珍贵的书法和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对于文学、艺术、考古均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淳化阁帖》印刷书
珍贵的淳化阁帖石刻存之不易,历经沧桑,几经运转,多番修复,才能重现在我们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