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餐饮文创《怡红群芳》造型精致糕点引网友食指大动

      分类:文创资讯 来源:华夏经纬网艺术 作者:用户
      2019-12-16 27829 0 0


      据台湾“旺报”报道,大陆各博物馆纷纷推出文创产品,现在连糕点食品也拚创意吸引关注。中国国家博物馆最近就推出一款餐饮文创《怡红群芳》,几种形状各异、造型精致的糕点,引起网友们食指大动。


      5df7539396948.jpg

      《怡红夜宴图》横幅


      这种文创糕点的灵感与一幅中国传统绘画《怡红夜宴图》有关。这幅画创作于清代晚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创作背景取自小说《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有网友表示,想吃,但又十分舍不得,糕点的设计太特别了,精美到像是一组艺术品!


      唐朝技法融当代元素


      经过不断尝试,以唐代传统“茶果子”为载体,依托一段《红楼梦》的画卷情景,成功设计制作《怡红群芳》糕点。看似简单的糕点,不仅努力复原唐朝糕点技法,设计上也颇具唐朝色彩,亦有当代时尚元素。


      《红楼梦》这段故事大家行酒令、占花名,各自一个花卉图案,分别是:宝钗牡丹、探春杏花、李纨老梅、湘云海棠、黛玉芙蓉、麝月荼蘼、香菱并蒂、袭人桃花。如今,不同花型每一朵花都被制成了果子,馅料也尽量贴合人物性格。


      5df753fed022c.jpg

      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如意糕,表面浅浮雕两条水中跳跃的鲶鱼,谐音“年年有余”


      八枚果子再现一场《怡红夜宴图》,红枣味的宝钗、栗子味的黛玉、青稞味的香菱、茶香乌龙味的麝月、陈皮乌龙味的袭人、花香普洱味的湘云、百果味的李纨,桂花普洱味的探春。


      国博饮食文化中心负责人廖飞介绍,“最初有人推荐了肉馅,都被我们否定了。”廖飞说,希望透过制作文创,恢复这些传统的技艺和点心等。唐果子是一种传统的佐茶甜点,起源于唐,兴于宋,后经遣唐使传入日本,至今在日本仍被称之为唐果。


      5df753febd0fe.jpg

      圆明园推出的荷花造型冰淇淋,不到半个月卖了5万支


      这并不是国博首次推出食品文创。此前,还推出了“如意糕”,以“乾隆御题如意”的端首为主体造型,表面浅浮雕两条水中跳跃的鲶鱼,谐音“年年有余”。国博还曾推出过刷遍网络的“四羊方尊3D巧克力”、香甜可口的棒棒糖等,几乎每次都能引起追捧。


      饼干、冰淇淋成网红


      不只国博,其他博物馆不甘落后。2014年,苏州博物馆出品以馆藏文物为原型的曲奇饼干,一款抹茶口味的“秘色瓷”莲花碗曲奇饼很快成了网红;四川广汉的三星堆博物馆也推出“青铜面具饼干”,堪称好玩又好吃。此外,2019年广东省博物馆为观众奉上3款文创蛋糕,分别名为“粤藏”、“粤光宝盒”、“风尚”,吸引大量吃货。


      北京故宫特色月饼不仅好吃,造型也雅致得令人不忍心下口。如一款“桂彩中秋特地圆”月饼,礼盒以宋朝汝窑天青色为主调,缀以冰裂暗纹,月饼图案均来源于宋徽宗绘制花鸟画,满满的文化味。


      5df753feb19e2.jpg

      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文创糕饼“怡红群芳”


      颐和园、圆明园也来凑饮食文创的热闹。颐和园的文创美食“颐和八景”,选取玉带桥、文昌阁等8处标志性景观,用不同馅料制成糕点。今年7月31日起,圆明园开卖荷花造型的冰淇淋,不到半个月就卖了5万支。


      廖飞提到,文创产品无论做成什么,赋予其内涵和灵魂的始终是文化,“现在文创产品的同质化竞争激烈,你是不是能做出自己的特色、传达要表达的意涵,比拚的是题材。”


      小灵通怡红夜宴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清代晚期的《怡红夜宴图》,绘制者不详。据小说《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故事而创作。画中描绘了贾宝玉生日那天,怡红院的丫鬟们凑钱,请来了黛玉、宝钗、探春等园内的姑娘们为宝玉祝寿的情景。在这张画中人物形象被描绘的栩栩如生,疏髻簪花、华冠丽服,坐卧间不失典雅。曹雪芹描写了怡红夜宴时行酒令的热闹场面,但曹雪芹没有明确指出参加夜宴的总人数及参加者的座次。这是200多年来一直困扰红学家的疑案之一。

      5df7539364fd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