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北京文化文物单位建立统一文创开发平台

      分类:文创资讯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李俐 金力维 吴越
      2020-09-08 27865 0 0

      天坛的公仔蜡烛、颐和园的扶贫沙棘汁、老舍故居的茶壶套装……创意十足、京味儿浓郁的各式文创产品在本届服贸会上颇为吸睛。而在未来,更多带有北京文化印记的文创产品将会“组团”上线。


      作为服贸会推介交易板块的重头戏,北京市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平台今天正式签约,这一平台的搭建将进一步整合北京文创资源,把北京文创品牌擦得更亮,为北京市民及游客带来更丰富的文化体验。


      即将开放的天坛文创样板间设计图


      搭平台:首批入驻53家文化文物单位


      在今天上午举办的第七届北京市文化融合发展项目合作推介会上,市文旅局、市文物局、市园林绿化局、市公园管理中心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国际设计周有限公司签署了“北京市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平台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北京文化文物单位的文创产品。


      记者了解到,首批入驻该平台的文化文物单位共53家,其中既有“红色教育基地”香山革命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也有首都图书馆、北京画院美术馆这样的公共文化机构,还包括首都博物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等20家博物馆和天坛、颐和园、慕田峪长城等近30家公园、景区。


      北京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北京市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平台的建设,有助于创新体制机制,深入挖掘文化文物资源内涵,聚集优秀企业和专业人才,进一步提升首都文创产品开发水平,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更好地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挖内涵:提纯最能代表北京的元素


      说到文创热,几乎所有人都会首先想到故宫文创。仅2017年,故宫文创就实现了15亿元销售收入。北京市文化文物单位虽在文创开发方面起步较晚,但近几年也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热度。2018年,颐和园、动物园实现了平均每位到园游客消费1元钱的“小目标”,文创年收入均超过千万元。


      如何由“小目标”迈向打造北京文创品牌的“大愿景”,这正是北京市搭建文创产品开发平台的目的所在。


      5f5751c6d972a.png

      颐和园“百鸟朝凤”暖手宝


      去年,设计周公司就已经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也做出了一些“爆款”。“我们和颐和园合作的‘百鸟朝凤’月饼销售火爆,从选品到模具,乃至每个月饼盒上的景点故事,都做了深度设计。”设计周公司董事长王昱东告诉记者,这款产品对“百鸟朝凤”的解读并没有停留在“粤绣百鸟朝凤屏风”这件文物本身,而是通过讲述百鸟朝凤这个传统文化故事引发更多人的共鸣,也使这盒月饼带出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后来,他们还把“百鸟朝凤”的图案用在暖手宝等产品上,逐渐把它打造成颐和园的一大IP。除此之外,天坛的祈年历、24节气纪念门票等,也颇受欢迎。


      “经过去年一年的发展,据北京公园系统的统计,平均每位到园游客消费金额已经从1元增长到1.8元,进步还是很大的,但动起来的单位还不够多。”王昱东希望,新平台的搭建,能调动起更多入驻单位的积极性,让北京文创开发再迈出一大步。


      5f5751c7501fa.png

      设计周与颐和园合作的“百鸟朝凤”月饼


      在他看来,文化文物单位虽然对所属资源有一定的掌握和研究,但是,什么资源适合开发成文创产品,需要交给更专业的团队去调研。“文化资源的梳理是个大活,既要带着一定的文化传播目标,又要具有一定的市场化眼光。”他认为,这一平台就是要举全市之力,把北京文化的根刨出来,把最能代表北京的元素提纯出来。“这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把它做扎实了,大量的IP会批量产生,而这些文化IP,将成为北京最重要的软实力。”


      王昱东表示,设计周公司将发挥自身优势,发动全国乃至全球的优秀设计师为北京文创平台做设计,把北京故事视觉化,更好地传播出去。


      开新店:打造北京文创样板间


      从故宫的“宝蕴楼”品牌,到网红的角楼咖啡,背后都有文服公司的深度参与。“我们会把开发故宫文创的经验,运用到北京文创平台上”,文服公司总经理王京表示。


      “文博单位有资源,但出于体制机制的问题,欠缺市场资源整合能力,而企业有市场化运营的经验,也有创造商业价值的热情,唯独没有资源。”他认为,北京文创平台恰恰将资源、人才、资本三方面有机结合了起来,打通了文创产业的三要素。


      王京透露,目前文服公司正在着力打造北京文创样板间。“这起源于我们在故宫神武门外建的一个小型商业街区,其中有角楼餐厅、角楼咖啡和文创商店,融合了几种业态,销售非常火。”


      接下来,天坛文创样板间也将于十一前后面向公众开放。其中,位于东二门附近的店铺以“福饮”命名,是一家具有文化韵味的特色茶饮店。另一家店铺坐落于回音壁一侧,店内将设置文创商品售卖区和“美映”摄影棚。游客在此不仅可以拍摄天坛各个景点的照片,还可以“打卡”北京其他地标景点。


      5f5751c76ad3e.png

      呆萌小鸟化身齐白石艺术文创形象代言


      【案例】


      北京画院美术馆:化齐白石画韵为产品匠心


      别以为只有故宫、颐和园这样的大IP适合做文创开发,小而美的机构也能做出自己的特点。


      以收藏、陈列、研究齐白石作品为特色的北京画院美术馆,一直在围绕齐白石做文创。“十年前,我们做过一套齐白石工笔草虫的盘子,艺术家用浅浮雕的方式把草虫雕在白盘子上,不仔细看几乎看不出来,但一旦吃完剩下菜汤在盘中,就能看到这份惊喜。”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告诉记者,他早就意识到,做文创不是简单地把艺术家作品印在文化衫上,而是要找到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在设计上也要有匠心。


      1919年,齐白石偶然发现地砖上有石浆印子,形状像一只小鸟,于是就是拿来一张纸,把其形象描摹了下来,并题字“真有天然之趣”。去年,北京画院给这只小鸟庆祝了100岁生日,还把它做成了呆萌有趣的卡通形象,取名“趣儿”。根据这一形象开发的工作证、行李牌等文创产品非常受欢迎。


      “虽然我们做了不少尝试,但无论从人力、物力还是制度建设上,还是有所欠缺。”吴洪亮希望,借助北京文创平台的搭建,北京画院美术馆的文创产品能够在设计、质量和销量上都有所提升。


      5f5751c7c291d.png

      玉渊潭樱花冰淇淋


      玉渊潭公园:围绕樱花做足文创“花样”


      到玉渊潭赏樱,已经成为不少北京市民春季必打卡的活动之一。这几年,玉渊潭的文创也围绕樱花做足了“花样”。喝一瓶“小樱”汽水,买一份别致的樱花手伴礼,逐渐成为游客们赏樱的标配。


      这其中,樱花冰淇淋最为“网红”,它也成为朋友圈里出现频次最高的公园文创。“经过几年的培育,樱花冰淇淋已经成为了玉渊潭新的文创品牌。”玉渊潭公园管理科副科长郭欣告诉记者,因为疫情公园采取预约限流,但樱花冰淇淋的销售态势一直很好。往年可能只在樱花季期间热卖,今年则一直保持了持续的热度,不少错过樱花季的游客现在还特意来买一支樱花冰淇淋,弥补遗憾。


      5f5751c84c51d.png

      玉渊潭正在举办的户外光影艺术沉浸式体验展


      她透露,玉渊潭的文创新店将于近期开门迎客,玉渊潭为新店自主开发的一系列文创新品正在服贸会上展示。此外,正在玉渊潭举办的“万物共生”户外光影艺术沉浸式体验展也将持续至年底,它是园林艺术与现代科技跨界融合的新尝试,是基于城市公园景观地缘优势,助力北京夜经济繁荣发展的公园新文创,不仅丰富了游客的夜间游园体验,更是将历史名园的生态景观及现代科技的内在活力充分展示,实现价值拓展,形成了北京市民夜间游览新的打卡地之一。


      谈到对北京文创平台的期待,郭欣表示:“玉渊潭将进一步做好文创工作,丰富产品设计,为平台提供更好的资源,通过与平台的互助合作,打造文创品牌,提升公园的社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