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江汉关、归元寺等武汉地标跃然月饼之上,带着“武汉味”的节令食品正在成为新网红。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在临近中秋节时,市场上新出现了以武汉地标为造型图案的中秋糕饼,用黄鹤楼、江汉关、长江大桥、归元禅寺、武昌起义红楼等形象来讲述武汉故事。
业内称,过往月饼多在口味上做创新文章,随着文创风的兴起,中秋糕饼也成为文创的时令载体,在特殊时候讲述特殊的武汉故事,传播荆楚文化,吹起中秋食品的“汉潮风”。
中秋月饼变成武汉地标
今天,在江夏文化大道的一家连锁超市里,月饼货柜区前有不少市民在挑选自己心仪的月饼。“这个月饼上的图案不是长江大桥吗?很有点意思咧。”市民刘小姐被一块造型独特的月饼吸引:“跟一般看到的月饼确实不一样。”
记者注意到,这样的月饼上除了长江大桥,还有黄鹤楼、江汉关、归元禅寺等图案和造型,是湖北老字号扬子江的文创月饼。“把武汉的地标做到月饼上,这个创意不错,可以展示武汉的风采。”围观的市民朱先生说。
外形设计与馅料同创新
与造型上创新的汉味国潮风一样,文创月饼在口味上将年轻人喜爱的口味与传统月饼口味进行了融合创新。
“文创礼饼属于第一次研发,口味上还是在传承荆楚糕饼的口感和品质基础上进行创新。”记者联系上扬子江食品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老字号的传统糕点制作技艺是湖北省武汉市省级、市级“非遗”,对武汉地标的文创月饼研发也注重了传承,既有奶黄、樱花、可可等创新口味,也有莲蓉、红豆、芋泥等传统口味。
其中,樱花馅用蔓越莓、樱花酱等做成,莲蓉馅用洪湖莲子与秭归伦晚脐橙融合,红豆馅则内含雪媚娘,香软Q滑,芋泥馅甚至集合了芋泥、紫薯、咸蛋黄网红欧包馅料的三大标配,走上了新旧结合的混搭路线。
文创食品传播地域文化
探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中秋月饼开始兴起文创风。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敦煌博物馆等先后跨界推出文创月饼,北京稻香村的京味文创月饼也在今年问世,湖北的老字号扬子江则开启了武汉月饼的文创潮。
“高颜值、有文化,使文创月饼受到90后、00后等年轻一代消费群体的欢迎。”业内人士介绍,武汉的文创食品目前还很少,湖北的老字号糕饼企业以武汉地标为对象,在月饼上进行非遗文化创新,既满足了年轻人对新口味、新玩法的需求,又传递了荆楚文化,算得上是一种有益的突破。
武汉食品烘焙界的人士表示,文创食品正逐渐走入生活,表明人们更愿意为品质买单。当诗词歌赋、名胜古迹被印上了食品,变成舌尖美味,有故事讲,有文化秀,传统文化就变成了衣食住行中的潜移默化,能较好促进企业市场拓展和社会文化传承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