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淘”西安文创 || 唐妞、秦风小将、唐小西一起演绎长安故事

      分类:文创资讯 来源:大秦良造 作者:用户
      2019-06-13 28412 0 0

      2016年,以故宫IP为首,带动了整个博物馆文创产业“井喷”。故宫的不少文创产品悄然“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有不少文创产品作为国礼送给多位外国首脑,成为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引领者。


      2016年5月11日,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出台,成为博物馆文创的助推器。


      2016年11月,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馆和西安博物院列入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名单,列入总数居全国第二名。


      截止2017年,国内已有2500多家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围绕自己的馆藏产品进行IP开发。


      唐妞

      5d021455699e0.gif

      唐妞——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形象代言人。这位来自唐朝的小胖妞是以唐仕女佣为原型,保留其妆容特点,结合现代漫画特色设计而成的,高髻峨眉,面如满月,体态丰满,身穿宽袖长裙。在2016年的猴年春晚南门瓮城分会场,第一亮相在大众视野里,让西安和全国人民看到了这个“长安小胖妞”。2018年,唐妞成为真正的顶级流量明星,也成为西安的超级文化IP,一时间,西安刮起了唐妞风。


      5d0214570a413.jpg


      他是西安文创行业的先锋,身材修长,温文尔雅, 还有一个温暖的称呼“唐妞的爸爸”,他是乔乔。


      唐妞的爸爸——乔乔(二乔先生)兼具十余年国画功底和多年动漫设计经验的实力派。乔乔回忆为何选用唐代符号时说:“从历史考究来看,西安的城市文化是从汉唐时期开始的,尤其是长安城最早的定位是汉朝奠定的,所以我认为找汉唐的符号做西安城市的背书是最恰当的”。在创作之初,他查阅了大量的历时资料,多次到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参观学习,最终,一幅《簪花仕女图》成为唐妞形象的最终原型,在创作过程中,他用毛笔画出唐妞的雏形,参考唐代仕女的形象,留其妆容、发饰等特点,再加入动漫二次元、国画的表现手法设计而成,二者结合既有国画的神韵又有时尚的元素,这样活泼可爱的唐妞就出生了。


      5d02173670c6d.jpg


      “看着大家这么喜爱唐妞,作为老父亲的我也非常自豪。”乔乔笑着说,他也从幕后走到了台前,文创行业被大众熟知关注。从近几年的从业经历出发,他发现,这两年西安的文创产品和市场关注度越来越高,随着城市的发展文化品牌影响越来越大,代表性作品也越来越多。其次,政府大力推广、大众认可让文创行业的氛围和环境越来越丰富多彩。“近两年,不管是唐妞还是秦风小子,都让人觉得这是一个行业的崛起,也反映市民对这个行业的认可度和认可度在不断提高,唐妞、唐宝以及今年将陆续面世的唐朝家族,都是结合西安城市而做的卡通文化符号,旨在让整个唐文化都活泼起来,潮起来。”乔乔分享着自己创作的初衷。


      5d021736b1a0d.jpg


      谈到发展,乔乔认为,西安的文创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面对行业的迅猛发展势头,他认为,在文创领域创业发展,一定要坚守文化元素的初衷,不断挖掘原创因素,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城市符号。于自己而言,他认为好的作品会“说话”,尤其是在商业氛围渐浓的文创领域,更要做到对品质的坚守和对创新的探索,树立“匠心”。


      秦风小将



      2017年的国际丝绸拉力赛由俄罗斯主办,从莫斯科发车、经哈萨克斯坦,从新疆进入中国,最终在西安收车闭幕,以“秦风小子”为主人公的宣传片滚动播放,引得全城欢呼和骄傲。能在国际化赛事上,将自己创作的中国气质东方特色的形象以动画的形式呈现,民族自信让严河激动不已。


      5d0214579f07a.jpg


      严河,“秦风小将”的创作者,从2013年开始构思,到2017年正式推出,他以奋斗者的姿态潜心打磨,只为将西安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展现给世人。

      土生土长的严河酷爱动漫,70年代的人,对于国外的经典动漫形象记忆深刻,尤其是唐老鸭、米老鼠等,“我从小就喜欢油画和动漫,我们那个年代也是国内第一批接收到日式动漫形象的人,比如当时的七龙珠、圣斗士等,这些也是我经常临摹学习的对象,大概是在2010年前后,中国才有文创IP的概念,但是在日式卡通的冲击之下,中国一时间出现了卡通断层,国产动画一蹶不振,而作为一个动漫产业的从业者,加之时间的积累,专业能力和社会阅历的加强,我觉得我有责任和使命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传承。”


      5d01f839a7673.jpg


      2013年,严河成立公司并着手“秦风小将”系列的卡通形象创作, “当时设定的是有一系列的‘秦’人物,将军、小兵、文官、姑娘、战马等,并期待着能在剧情的串联下,将‘秦’系列做成电影。”

      2017年元旦,“秦风小将”横空出世。“对我来说,文创就是‘把历史的东西作为种子埋到土里,让它在现代土壤里重新发芽萌生’,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再次创作,比如‘秦风小将’,不论是人物造型的盔甲甲片数、层叠的方式、每个部分的色彩等,都是经过大量资料搜集,遵循历史和原著创作而来的,这样的形象才能既保留古典不被流失,又能有鲜明的标志”。

      对于文创业的发展,严河认为:“西安人做文化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周、秦、汉、唐,可以挖掘的内容更丰富,而‘秦风’的特色就是要体现中华民族的真善美,通过这类有民族特色的国人骄傲的形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弘扬西安人的大爱、使命感、责任感。”


      唐小西


      5d021bb02032e.jpg


      头梳双环髻,着圆领长袍,双手捧物于胸前,面带微笑,姿态优美,流露出自信高傲之气。一个娇俏少女卡通形象赫然出现在眼前,她的名字叫“唐小西”。

      在成为“唐小西”之前,这位“少女”是一个收藏于西安博物院的唐代文物仕女俑,仕女俑头梳双环髻、着圆领长衫,腰束带,足蹬靴,双手捧物于胸前,直立于一个底座,为女着男装的少女形象,头微上扬,姿态后仰,流露出一股自信傲然之气。有了“唐小西”的名字后,“少女唐小西”摇身成为西安博物院有史以来的第一个IP,以蹴鞠、击鞠、荡秋纤等休闲类、竞技类运动形象真实地还原了唐代少女的生活,将历史以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带进了年轻人的生活。

      5d021baf1c60b.jpg

      据西安博物院院长余红健介绍,唐小西的“唐”取自于馆藏仕女俑的朝代——唐代,“小”则是因为仕女俑本身为未成年的少女,“西”则是因为仕女俑的馆藏地西安博物院,同时也指西安。而“唐小西”连在一起在是希望西安像唐小西一样,在新的时代里朝气蓬勃,奋勇发展。 杨舒曼介绍,在设计“唐小西”过程中,团队对唐代少女的发饰、面妆、服饰、纹饰、配饰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请教了十余位专家学者。在严格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设计方法和卡通形象设计语言,还原了一个活泼可爱、自信大方的唐代少女形象。

      作为官方卡通形象之余,“唐小西”也有了系列文创产品。唐代女性盛行蹴鞠、马球、拔河等体育运动并发展至今,东加西团队根据唐代女性体育文化设计了一套唐小西运动系列书签、钥匙扣等文创产品。“我们赋予‘唐小西’人的行为和语言,这样的‘活化’表达,既能真实还原唐代少女的生活,又能增加受众对‘唐小西’的印象。文化传承不是一成不变的,让现代人更好的接受和传递文化,就一定要将文化的薪火与现代人喜爱的方式相结合。通过文化创意产品这个载体,相信能实现。”从文博记者转型文创工作者,杨舒曼说,做文创也要走心,后期“唐小西”也会继续讲述唐朝的历史,做好一名文化传承者。

      5d021456568be.jpg

      “西安是一个历史厚重的城市,城墙、兵马俑会让大家觉得很厚重,我们设计这个少女形象,希望能够重新树立年轻、新鲜的感觉,让古老城市融入新的时尚活力,传递新西安人的特质。”杨岚介绍,目前文创产品的唐文化元素更多,后续的合作也会做秦、汉代等文化,但将始终围绕西安的特质,突出城市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