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拼手速才能“抢”到的“考古盲盒”,到能吃的“古钱币”巧克力成为爆款,再到“唐宫夜宴小姐姐”走红破圈,短短几个月,“会玩”的河南博物院着实火了一把。博物馆再次借由文创上了热搜。 如今,博物馆推出盲盒、美食、美妆、数码产品、游戏……已不新鲜,且热度不减。从1.0版到4.0版,博物馆文创一路“野蛮生长”,不少产品因为绝妙的创意大受欢迎,而博物馆文化也借助这些跨界文创中不断破圈,以更多方式走近了大众。
如果你只知道博物馆的 “网红”文创有口红、香膏,那就OUT了。 毕竟,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不仅体现在胭脂水粉这些身外之物, 它还有一个更接地气的载体——中华美食。 当文创遇上了美食, 那一定是妙不可言。
赏月、吃月饼,是中秋佳节不可缺少的仪式感。一枚小小的月饼,不仅浓缩了团圆的美好祝福,也将中国人从古至今对月的向往展现得淋漓尽致。今天,金沙遗址博物馆文创月饼礼盒“金沙星月”闪亮上新。礼盒内置6枚金箔月饼十分抢眼,同时创新性融合考古盲盒,用一颗金闪闪的“月亮”给大家带来别样的节日惊喜。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环境保护,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以纸盒为主,搭配典型的中秋元素,突出设计感,性价比高。极致简约风是近年来月饼包装的主流风格。 根据焙烤食品糖制品协会发布的2019年焙烤行业月饼市场趋势分析显示,中等价位月饼仍是主打产品,散装月饼销售比例扩大,与此同时,月饼包装减小体积、减轻分量,回归淳朴,简单的纸盒包装较为普遍。 只有摒弃过度包装的“豪华月饼”,这样才更符合人们对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的追求。现在绝大多数的包装设计公司都开始面向更加简洁的设计,来传达中秋氛围。
努尔哈赤的宝剑化身为双筷,助力餐桌上的“攻城略地”;崇祯帝朱由检对网友说“朕想静静”,还配上了以手托额作发愁状的“照片”;《千里江山图》被填词谱曲,成为收藏歌单里“会唱歌”的古画…… 当这些历史人物、馆藏文物频频“出圈”时,你是否感觉,那些沉睡多年的历史文化其实就“活”在身边呢?
即将迎来23周年庆的上海大剧院,特意选择在8月23日公布2021-22全新演出季。新演出季以“中国正有戏”为主题,特设“首秀首演”单元,多部新作品将在上海大剧院舞台首次与上海观众见面。
2021年8月24日,北京,故宫角楼咖啡推出以9座故宫古建筑外型为样本制成的“故宫建筑巧克力”,各建筑造型代表9种不同规制的屋顶,包括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庑殿顶、卷棚顶等。
天津文创雪糕再“上新” 金街也有文创雪糕啦! 金街大铜钱文创雪糕 它长这样~ 这款文创雪糕有两种口味 醇厚香浓的巧克力 奶香四溢的酸奶黄桃 一黑一白!
在这个八月夏未央,初秋偶来夜雨凉的日子里,陕西十四运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想来那身着“富裕黄”“圣地红”“梦想蓝”“生态绿”的“秦岭四宝”已经陪伴了我们半年有余,随处可见的十四运吉祥物——朱朱、熊熊、羚羚、金金,分别寓意奔向新时代、喜迎八方客、同享新生活、共筑中国梦,不知不觉融入每个陕西人心里。
抓文旅融合,促文创产品、旅游商品开发是一件好事,但并非是一项新生事物,而是历经多年的探索与波折,不少地方“折戟沉沙”,仅有少数地方有所破题,症结之所在是对市场知之不深,运用市场机制不灵活,因而在市场上走得磕磕绊绊。 建议以下四个方面,在思考和决策文创研发时应予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