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期间,闭馆72天的故宫博物院联合多家网络平台开启了“云游”模式。据了解,在4月5日上午首场直播中,仅央视新闻的抖音号在线观看人数已超过1亿。疫情期间,全国多家博物馆已纷纷试水直播,“顶流”故宫此次也并非真的“姗姗来迟”:虽然闭馆“云赏春”在故宫为首次,但“故宫+直播”的情境却已为人熟知。北京商报记者看到,早在2016年,故宫第一次自主网络直播“故宫博物院与景德镇陶瓷考古新成果展”;2019元宵节故宫“上元之夜”曾吸引众多网友“云夜游”;文创部分的“故宫淘宝”、“故宫出版”均有淘宝直播内容。而接下来,文博机构的直播还有多少故事可讲,还有多少流量空间备受业界关注。
3月中旬开始,国内的艺术场馆陆续重开,虽然以预约的方式控制参观人数,但公众去公园赏花的愿望明显大于去博物馆看画,当然这两者不可相提并论,因为博物馆是公共空间,不是公共景点。但受疫情影响之前,博物馆也曾是城中热地,这源于公众的需求、博物馆推出的高质量展览,以及媒体对文化多元的推广。但在各种渠道和形式的推广背后,也开始思考博物馆门口是什么时候开始大排长龙的?文化需要“流量”带吗?
故宫开启博物馆文创的“卖萌”模式后,多家博物馆也都相继走上了“萌出鼻血”的文创道路,来看看这些博物馆的周边“萌力”几何吧。
“喝春茶”对于年轻人来说,似乎是一件每年都会被提起,但是和日常生活又有些距离的春日新鲜事。 春天即将来临,疫情阴霾将散去,憋了好几个月的人们终于能外出呼吸新鲜空气,享受自然。春天的正确打开方式,除了拥抱以外,更有品尝。春茶作为大自然的馈赠,自古以来便与春天的诗情画意交融。古人有诗云,一帘春欲暮,茶烟细杨落花风。饮用春茶,不仅是品尝新的滋味,更成为一种沿袭千年的仪式。
月25日,西安博物院、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钟鼓楼博物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青龙寺遗址博物馆、西安民俗博物馆等7家市直属博物馆将正式恢复开放;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陕西自然博物馆、大明宫遗址博物馆、大唐西市博物馆等17家非国有和行业博物馆也将于3月25日恢复开放。其它各级各类博物馆将依据具体情况,于近期有序开放。
中国文字博物馆就坐落在甲骨文的故乡——河南安阳市。全国出土甲骨文地点目前主要有河南安阳、洛阳、郑州、山东济南、陕西岐山、北京、河北邢台,以安阳市出土的甲骨文发现时间最早、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所以安阳是当之无愧的甲骨文故乡。
近几年,《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纪录片的播出,带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孕育出文创类产品广阔的需求市场,如故宫口红、故宫胶带纸等故宫周边文创受到广大年轻人群的关注和喜爱。据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和天猫联合发布的《2019博物馆文创产品市场数据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文创市场呈高速增长的态势,2019年整体规模相比2017年增长了3倍,文创产业发展恰逢新机遇。
如琢文创成立即玩出新花样。携手山东大学校友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开出第一家校园礼品店,手办版山大校门,知新楼书签,体育馆明信片等一众新奇好玩的概念海报随即引爆了山大校园社交圈。“不止于文创”的山大人文创纪念品中心,迎合当下大学生的校园文创需求,支持线上线下个性化定制,在试营业当天就吸引到了大量的学生到店,开启“校园礼品”定制新时代。
正值春茶上市之际,天猫新文创又玩“新花样”,天猫新文创与天猫美食携手中国美术馆跨界茶行业,打造“一茶一画春茶节”;一方面,疫情好转,大部分人被压抑许久的社交需求即将释放,迎来社交大爆发,“茶”作为传统的社交“调和剂”,既可以“饮茶言欢”,也可以“以礼相送”;另一方面,3月-4月是茶品类全年上新核心期,随着消费升级以及传统文化热,“文化跨界”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已成为品牌营销的重要手段;天猫新文创此次打造的“一茶一画春茶节”瞄准时机,占位茶行业全年发声;
随着上海市民生产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市民群众文化生活也在逐步复苏。今年,“文化上海云”主平台共推出四大项目,包括一系列市级赛事启动、一大批美育资源推送、一集市文旅产品销售和一菜单线下活动导引,邀请市民一起“云游艺海,漫赏春光”,感受可看、可听、可赛、可游、可品、可互动、可消费的文化服务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