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简单的“贴图”生产旅游纪念品,发展到利用馆内丰富的文创资源和平台转化为文创产品的阶段,博物馆文创实现了从1.0版逐步发展到4.0版的质变。 从一路“野蛮生长”,到绝妙的创意大受欢迎,博物馆文创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蜕变?
大年初一,国家博物馆里人流熙攘。跟家人一起赏文物展品,在博物馆里过大年,已经成为90后北京姑娘李丹阳家的“新年俗”。“全家人都是文博爱好者,春节一口气看十几个展览,收获满满。”她说。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末,全国备案博物馆数量达5788家,实现了平均每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的目标。然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仍是突出问题。“网红”博物馆一票难求,一些小众博物馆却门可罗雀。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应如何盘活“家底”,用更加精彩的展览回馈观众?如何以实力“破圈”,以更富创意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代表委员们对此有许多建议和见解。
3月15日,西安市进行新一轮大区域核酸筛查,并为做完核酸检测的居民发放“羚牛”漫画贴纸,作为出入小区、单位和公共场所的有效凭证。此前,核酸筛查点还发放过“熊猫”“金丝猴”贴纸。人们做完核酸采样后,纷纷拍照发朋友圈、微博,“西安全城派发核酸贴纸”一度冲上西安同城热搜榜首。市民纷纷表示,把原来在纸上盖章调整为发放贴纸,不仅提高了核酸采样效率,也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
日前,甘肃省博物馆的“绿马出行”铜奔马文创口罩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大受欢迎。“文化+创意”的组合,让这些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突出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的文创产品,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形成新的消费市场。
“长白山礼物”是由长白山管委会官方认证,承载与传递长白山文化,代表长白山传统技艺、优良品质和文化传承的标志性旅游商品品牌。 “长白山礼物”旅游商品销售平台是长白山管委会扶持引导,企业主体运作的购物平台,专门销售“精品、高档、即食、方便”的旅游商品和文创产品。
三月的武汉,阳光明媚,樱花也按捺不住,竞相绽放。同时也催热了“樱花经济”。 随着赏樱热潮兴起,樱花产业规模越来越大,或将达到千亿级别。樱花正成为一个浪漫而吸金的大IP,受到消费者追捧。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除了网友分享的赏樱打卡攻略外,各大品牌推出的樱花限定款产品也逐渐成为吸睛利器。
2021年被认为是元宇宙概念提出及相关产业兴起的元年。数字藏品(或称NFT-非同质化代币)作为区块链技术智能合约应用的产物,可以为虚拟世界中的“物品”赋予独一无二的价值属性并实现交易流通,是元宇宙构建的重要基石。
数字藏品是利用区块链技术对数字数字艺术品进行标识,每一个数字藏品都有其唯一的一个标识码。数字藏品的玩家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展示,分享,欣赏,也可以下载下来,它是一种虚拟的艺术品。
随着文创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不管是国内热门景区,还是小众景点,都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文创产品的开发上,让“爆款文创”层出不穷。文创产品逐渐成为吸粉引流的一种方式,产品涵盖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各个方面,彰显了地域文化内涵,也带动形成新的消费亮点和文旅新体验。
青山嵯峨,泾水汤汤。泾阳之名最早见于《诗·小雅·六月》,作为文化大县,其历史源远流长,当今的泾阳更因作为大西安北部中心、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的战略重地受到多方关注。近日,大秦良造文博文创平台携手陕西知名文化学者、西安广电中心《人在职场》栏目制片人、主持人李朵老师拜访泾阳政府办党组成员、陕西嵯峨智云信息技术公司总经理李岗先生,探讨泾阳文创未来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