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高速首届东盟国际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
大赛投稿截止时间:2024年07月31日
通和国潮
连通美好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广西大学艺术学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彩调剧)传承基地
大赛主旨
大赛作品需围绕中铁交通品牌架构体系,结合“通”符号、“路小美”卡通形象,创作出符合高速公路文化元素特点,立意积极向上、设计富有美感、应用场景实用的作品。
大赛背景
主办单位企业文化简介
中铁交通是世界双500强企业中国中铁最早成立的投资公司,是中国中铁唯一一家聚焦高速公路全产业链发展的产业集团,是基础设施投建营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是忠于托付从来利他的路价值创造专家。公司业务遍布广西、湖南、江西、山西、陕西、广东、四川、云南、贵州、山东、河南、内蒙古、吉林、青海、新疆、北京、重庆、黑龙江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涉及高速公路、铁路、轨道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综合开发等领域。
中铁交通构建了“四位一体”的品牌架构体系,即:“通”文化理念心牌,“中铁高速”行业品牌,“通和”产业招牌,“通心源”党建王牌。结合自身主业、行业特点和消费者需求,中铁交通重点打造“中铁高速”行业品牌和“通和”产业品牌。(品牌文化内容具体介绍详见:中国品牌日 | 中铁交通:忠于托付从来利他的路价值创造专家)
活动安排
参赛对象
在校本科生、研究生
时间安排
1 . 大赛启动:2024年6月底
2 . 作品征集:2024年7月1日—7月31日
3 . 专家评审:2024年8月10日前
由组委会及其他业内权威专家进行综合评审,确定获奖作品
4 . 网上公示:2024年8月13日-17日
在中铁交通及广西大学艺术学院官网进行公示
5 . 成果展示:2024年9月
在2024全国企业文化 (中铁交通)
现场会设特装展位展示大赛成果
大赛评委
广西大学、广西艺术学院等高等院校专家
作品类别
平面海报类
视觉设计类
作品要求
1 . 平面海报类
围绕企业文化、“通”符号、IP形象路小美、高速公路元素进行设计,作品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宣传画册、企业宣传海报、二十四节气海报、日历、节假日营销宣传海报、“走中铁高速、品美丽中国”系列明信片、绘本,各地农特产品包装等。
2 . 视觉设计类
围绕企业品牌及高速公路特点、场景,可融合地域旅游文化、非遗民族特色、智慧科技、生肖文化等元素进行设计,使用场景分别是商务礼赠、办公用品、出行用品、生活用品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商务赠品(壮锦、坭兴陶、茶叶等地域特产、产品等)、办公室用品(电子产品配饰、办公摆件、保温杯、饮用水包装、纸巾、企业文化衫、办公用笔、公文包、笔记本、书签、抽纸盒、雨伞、U盘、鼠标垫等)、出行用品(行李箱、购物袋/帆布袋/背包、饮水杯、靠枕、洗护礼盒、空调毯、车载商品如:手机支架、充电线、停车牌、香薰、纸巾盒、座椅后背挂袋等)、生活用品(钥匙扣、IP形象盲盒、IP表情包、奶茶杯、网红摆件、饰品等)等系列商品。
特别须知:参赛作品不得出现涉黄、涉暴以及宣扬邪教、迷信等违法违规及违背公序良俗和伦理道德等内容。
“通”符号
IP形象路小美
奖项设置
1 . 大赛奖项及奖励
平面海报类、视觉设计类各设金奖3名、银奖5名、铜奖8名,入围奖9名,共计50名。
金奖奖金5000元/项,银奖奖金3000元/项,铜奖奖金1000元/项,入围奖金800元/项。(奖励金额均为税后)团体参赛时,奖金金额为团体奖金而非个人。
2 . 签约机制
金奖、银奖获得者可与中铁高速签约成为企业兼职文创设计师,并就后续文创成果输出合作达成协议。
3 . 空额机制
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允许奖项空额产生。
参赛方式
1 . 本大赛不收取任何报名费用。
2 . 参赛者提交参赛作品必须包含:作品(电子版)、报名表、承诺书三个内容。
3 . 投稿压缩文件包命名:类别+作品名+姓名(团队名)+院校名称。
4 . 报名渠道:团体或个人按照相关要求报名。
5 . 参赛方式:参赛人员需2024年7月31日前将报名材料及作品通过二维码报送至活动主办方。
作品报送二维码
活动答疑QQ群:716210422
作品报送要求
报送文件格式和要求
1 . 参赛报名表
① 文件格式:PDF。
② 在校个人或团体参赛需盖有学校或学院公章。
2 . 设计稿件
① 文件格式:JPG;
② 色彩模式:sRGB与CMYK;
③ 规格:A0(841 × 1189mm);
④ 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⑤ 文件大小:不超过10MB。
3 . 承诺书
① 文件格式:PDF。
② 内容包括:参赛者声明所有提交的作品均为其原创,未抄袭或侵犯他人版权或知识产权。参赛者需承诺接受所有相关的版权法律责任。
4 . AI辅助设计声明
如果参赛作品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设计,参赛者必须在作品描述文件中明确指出。需要详细说明AI技术的使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① AI技术的具体应用(如:图形生成、颜色匹配、布局优化等)。
② 所使用的AI工具或平台的名称。
③ AI技术在创作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④ 此声明旨在确保评委理解作品的技术实现和创新程度,以及区分人工创意与机器生成的内容比例。
实物与平面作品提交要求
1 . 可制作成实物产品类
图片要求:多角度,有参照物,能体现作品原貌;标注尺寸:长*宽*高(单位:cm);
图片文件格式:JPG;色彩模式:sRGB与CMYK;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文件大小:不超过10MB;图片数量:不少于5张,不超过8张。
2 . 平面海报类和视觉设计类
① 产品模型或衍生应用
如果有产品模型或衍生应用,应按1:1比例或相应等比例缩小,并与图片资料一并提交。提交图片资料需确保能清晰展示设计的各个角度和细节。
② 作品尺寸和材质说明
必须在提交资料中明确每个单件作品的尺寸(长×宽×高,单位:cm)和使用的主要材质。
③ 包装和标签
提交的原件或模型需要用自制的外包装箱包装,以确保其坚固不易损坏并便于搬运。每件作品必须贴有统一的标签,标签上应包含参赛作品申报表的信息。
④ 3D模型提交要求
在作品入选获奖提名后,需提交3D模型文件,文件格式:FBX;贴图格式:JPG。提交的3D模型应包含所有必要的贴图和支持文件,确保评审能够直接查看和评估模型的质量和细节。参赛者应在描述文件中包括关于3D模型的详细信息,如模型的用途、特点以及任何特别的技术说明。
注意事项
1 . 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且不会侵犯他人和单位的知识产权,若发生上述情况,将取消参赛资格,由此造成的任何纠纷,一切法律责任及给主办方造成的损失均由提交作品的参赛人(单位)承担。
2 . 每位参赛作者提交作品最多不超过3件(组合系列作品除外),同一件作品不得跨类别跨奖项重复报送,每件参赛作品署名作者(含指导老师)最多不超过5人。
3 . 提交的参赛报名表及承诺书需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上报后不得进行内容修改,否则视为退出本大赛。
4 . 为保证大赛评奖公平、公正,所有作品、图片、视频中均不得体现作者及院校名称,否则视为废件。
5 . 创作方拥有参赛作品的版权,主办方享有对参赛作品的发行、成果展览、表演、信息网络传播、摄制翻译、汇编、宣传、推广、推介、评选等权利,且不需支付报酬。
6 . 本次大赛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参加本次大赛即视为同意并遵守本次大赛的各项规定。
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大秦良造仅作媒体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