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博物馆的“不正经”文创又火了,定有高人指点

      分类:文创资讯 来源:4A广告文案 作者:欧阳睿
      2024-08-05 1750 0 0


      还记得2022年,凭借魔性周边“神马来了”马踏飞燕玩偶火出圈的甘肃博物馆吗?丑萌丑萌的造型,又被网友称为“驴踩肥鸡”。


      66b07fb671d93.png

      图源:甘肃省博物馆文创团队小红书


      第一眼:好丑好奇怪

      再看一眼:丑得别致,好上头


      “马踏飞燕”玩偶的灵感来源于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铜奔马,又叫马踏飞燕,是从甘肃省武威市的雷台汉墓挖出来的一件青铜器。


      由于太过魔性,一经推出就被抢购一空,全网断货。



      66b07fb782959.png

      图源:小红书网友


      自从推出了马踏飞燕玩偶,从此甘肃省博物馆在热爱“丑东西”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甘肃省博物馆整起活来,就没网友什么事了。


      继马踏飞燕玩偶之后,没想到最近甘肃博物馆麻辣烫文创又火出圈了!


      66b07fb79ead3.jpg

      图源:微博


      甘肃博物馆,你是不是没有创作瓶颈了?


      66b07fb79ce05.png

      继“马踏飞燕”火出圈之后

      甘肃麻辣烫玩偶又火了


      前段时间,甘肃天水麻辣烫火出圈,吸引了众多外省的“馋虫”前往天水,想尝尝这让人流口水的麻辣烫。


      甘肃省博物馆抓住这波流量,另辟赛道,在博物馆卖起了麻辣烫,这个麻辣烫不是真的食物 ,而是美食毛绒玩偶。


      一口毛茸茸的“砂锅”,掀开“锅盖”,里面装着毛绒版麻辣烫菜品。


      66b07fb7f35ce.jpg

      图源:小红书网友分享


      一套麻辣烫毛绒玩具是69元,里面有6小件“菜品”,包含了丸子、年糕、蟹排、西兰花、香菇和娃娃菜。主打一个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每个麻辣烫还有一个谐音梗名字:


      66b07fb89c71d.png

      图源:小红书网友分享


      麻辣烫有4种辣味可选:不辣、微辣、中辣、唏不辣(特别辣),手牌还贴心地标注了辣度,这......吃辣和不吃辣的都沉默了。


      66b07fb8a85dd.jpg

      图源:微博


      顾客在选择完汤底和辣度之后,工作人员就现场表演起了什么叫“无实物烹饪”。


      先撒上一把盐,再来一把调味料,这麻辣烫才算完整出锅。


      66b0809f99489.png

      图源:微博


      看完店员的一系列“隔空”操作,情绪价值直接拉满。


      网友:“好喜欢这种过家家的工作”。


      这种形式的玩偶,小学生觉得幼稚,大学生觉得刚刚好。


      不仅买了玩偶,还收获了情绪价值,怎么不算赚到了呢?


      比起麻辣烫,那口锅却被网友盯上了。


      66b080a13fb67.png

      图源:小红书网友分享


      网友:不买锅都对不起麻辣烫,可以连锅一起端走吗?


      这个锅实在太可爱了,不仅毛茸茸的,而且特别能装,放在家里当储物柜正好。


      瓜果蔬菜都有了,怎么能少得了冰箱呢。是的你没有看错,考虑到蔬菜瓜果不易保存的问题,甘肃博物馆还贴心地搞了个冰箱,专门用来装毛绒玩具。


      66b080a28c24f.png

      图源:小红书网友分享


      甚至连冰块都有了,每个冰块上面都有不同的字母,可以找到自己的姓氏,细节满分。


      66b080a43e9c6.png

      图源:小红书网友分享


      甘肃博物馆这么会整活,这波定有高人指点。


      不少网友都种草了这个锅和冰箱,可惜的是“锅”和“冰箱”都是非卖品,并不对外出售。


      这边建议连“锅”和“冰箱”也一起卖了吧,凑齐一整套才更有过家家的实感。


      从“绿马钥匙扣”到“美食公仔麻辣烫”,网友说甘博是“中国人自己的Jellycat”!


      甘肃博物馆的文创真真遥遥领先,人还没去过,钱包就已经捂不住了。


      66b080a41489a.png

      卷完麻辣烫又开始卷文创

      到底是谁教甘肃这么整活儿的


      不仅整活卖麻辣烫玩偶,甘肃省博物馆还新开了一个艺术生活馆,融合了多样化的业态,包括咖啡、烘焙、展览、艺术书店以及文创销售等,专门卖“甘肃(不)土特产”文创周边。


      在“甘肃(不)土特产”市场,“神马来了”马踏飞燕玩偶玩起了变装秀。


      之前的绿马玩偶长这样:


      66b080a441c5b.jpg

      图源:小红书网友分享


      而变装之后的绿马长这样:有阿宝版的,也有刺客版的,穿上衣服之后的绿马莫名喜感,蚌埠住了。


      66b080a488f73.jpg

      图源:小红书网友分享


      不是,我说甘肃博物馆,这设计怎么越玩越抽象了?


      当然,人气火爆的不止有绿马玩偶,还有这款拿捏小胖手玩偶。


      设计灵感来源是馆内的“石观音菩萨立像”,代表福气、智慧与力量,据说手模却来自文创设计师王小胖的胖手。


      66b080a4c8d1f.png

      图源:小红书网友分享


      你以为这就完了?先别急,还有更多搞怪有趣不正经的丑萌周边,冲击的你眼球。


      有吹啊我的骄傲放纵的骆驼钥匙扣,灵感来源于魏晋壁画砖“双驼图”。


      66b080a5a23ed.png

      图源:小红书网友分享


      有今天就做牛哞王的牦牛钥匙扣,灵感来源于甘肃高原之宝牦牛。


      66b080a64b3b1.png

      图源:小红书网友分享


      有白眼翻上天的丑萌青蛙钥匙扣,灵感来源于蛙纹彩陶罐。


      66b0821613ad6.png

      图源:小红书网友分享


      另外还有神似外星人的天外飞仙,灵感来源于西魏第249窟飞天形象。


      66b0821701680.png

      图源:小红书网友分享


      还有更为抽象的红陶人面像抱枕,酷似无脸男。


      66b08216e80fa.jpg

      图源:小红书网友分享


      怀疑甘博开了一条生产线,专门生产丑东西。


      66b08218a2868.png

      甘博在做一种很新的东西


      当然,除了丑萌的钥匙扣,甘肃博物馆还有各种可爱的特色农产品玩偶,设计灵感都来自当地的土特产。


      闪着呆萌大眼睛,嘟嘟番茄红小嘴,只为“豆”你开心,土豆子·毛绒玩具,设计创意源于甘肃特产定西土豆,其因块大、薯皮光滑、口感沙糯被誉为“黄金土豆”,是甘肃特色美食名片。


      66b0821a020fa.png

      图源:甘肃省博物馆文创团队


      祝你得心樱手,樱有尽有樱桃bro·毛绒玩具,红果果·绿杆杆,小脸贴贴很治愈。


      设计创意源于甘肃特产天水大樱桃,因果实个大、色泽艳丽、风味可口、营养丰富而被誉为“水果之冠”。


      66b0821a7b97e.png

      图源:甘肃省博物馆文创团队


      脸挂鼻涕,双手揣兜的冻(dùn)梨·毛绒玩具,说好了 冻住就不分梨,设计创意源于甘肃特产兰州软儿梨,因香味特别,故又称“香水梨”。家人们谁懂啊!它会自己揣手手耶。


      66b0821e7f55d.png

      图源:甘肃省博物馆文创团队


      还有陇西黄芪,魔性的白眼,完全演出了打工人时刻想翻白眼的精神状态。


      66b0821f0c392.png

      图源:甘肃省博物馆文创团队


      身体滚圆,神情坚定自信的“人参顺顺果”,设计灵感是民勤人参果。沙漠里长出的水润甘甜。


      66b08220b1607.png

      图源:甘肃省博物馆文创团队


      像花一样绽放,酷似天使宝宝的兰州百合挂件,设计原型是兰州百合。


      66b0822176f35.png

      图源:甘肃省博物馆文创团队


      可以说,甘肃博物馆的文创周边已经next level了,简直没有对手,精神状态遥遥领先。


      66b0822176293.png

      博物馆为何偏爱“丑东西”?


      如今,这届年轻人爱上丑东西,从豆瓣的“丑东西保护协会”小组,到淘宝举行一年一度的“丑东西大赛”,丑东西深受年轻人喜爱。


      年轻人为何爱上丑东西?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好看的美千篇一律,有趣的“丑”万里挑一”。年轻人以有趣为美,越“丑”越上头,分享丑东西似乎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新型社交方式。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丑的事物本身看上去尽管引起痛感,但惟妙惟肖的图像看上去,却能引起我们的快感。” 这句话概括了年轻人喜欢丑东西的本质。


      如今,博物馆越来越擅长整活,和年轻人玩在一起。从故宫博物馆的萌猫,到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啾,苏州博物馆的龟禄禄、广东博物馆的白切鸡,再到甘肃省博物馆凭借“马踏飞燕”“麻辣烫”等文创产品出圈,各大省份的博物馆越来越擅长整活,凭借新奇创意征服喜欢尝鲜的年轻人。


      66b08221b82bd.jpg

      66b08221b6060.jpg

      66b08221be963.jpg

      66b08221ed502.jpg

      图源:小红书网友分享


      各大博物馆推出特色文物,‌是为了让文物“活”起来,‌通过文创产品讲故事,‌以及拓宽销售渠道,‌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到和了解到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通过将文物、土特产与潮玩结合,也能以一种更年轻化的方式宣传地域文化。


      你被甘肃博物馆的哪件文创种草了呢?


      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大秦良造仅作媒体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