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水利博物馆于2012年建成并开馆,是一座集水利文物收藏与展示、水文化研究与宣传、水科普与水情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的陕西省唯一一座水利行业博物馆。
博物馆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王桥镇,毗邻咸旬高速、关中环线,距西安市60km。总占地66742m²,其中绿化面积30592m²,建筑面积5520m²。馆区分为文化广场、室内展馆和仪祉墓园三个部分。建有节水灌溉示范园、雨水回收及非常规水处理系统、百米浮雕墙、文化柱、纪念碑、竹林、柏树林等自然人文景观。景观别致,极具意蕴,有天然氧吧之称。
主展馆分为古代水利、近现代水利、红色水利、当代水利、郑国渠历史、李仪祉专题等六个单元,通过历史文物文献、沙盘模型、浮雕泥塑以及幻影成像等高新科技手段全画幅展示陕西悠久的治水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治水文化,再现了“中国近代水利先驱”李仪祉先生为水利鞠躬尽瘁的一生和治水伟绩,彰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水利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水利历史文化收藏、展示及水科普宣传的文化盛殿,也是陕西水文化建设地标性建筑。水文馆通过珍贵的文物史料、视频资料,齐全的水文仪器设备、3D动画演示以及互联网支持下的实时查询系统,系统介绍和展示了我省水文事业发展历程和对社会做出的重大贡献。节水科普馆分为“探本溯源、河润泽及、细水长流、源清流洁、节水三秦”五个部分,运用声、光、电一体化、智能化感应等现代化先进技术和手段,通过数字模型、图表、科普智慧触摸墙、手动实验、互动体验、裸眼3D视频等形式,面向社会全年龄段人群特别是青少年,普及我国水情、陕西省水情、水科技、节水等基本知识,传播新时期治水节水理念。
开馆以来,先后接待了部省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大、中、小学学生等各界参观者80余万人次。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中小学节水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陕西省廉政教育示范基地”“陕西省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等,被河海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水利教学实践基地”。
陕西水利博物馆以其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优美的环境、一流的服务,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