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走进博物馆活动
碑刻文化小课堂
向学校赠送水知识科普读物及节水文创
非物质文化遗产碑刻拓印体验
今年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陕西水利博物馆紧紧围绕主题开展了“行走的博物馆”主题系列活动。
在青少年第二课堂上,博物馆联合西咸新区黄冈泾河学校、泾阳县城区第七小学开展“青少年走进博物馆”活动,同学们参观了三大展馆的精美文物,从汉代陶水管、明代镇水石牛等文物背后的故事深入了解了陕西优秀的治水文化。与此同时,同学们还体验了博物馆趣味水实验、创意扇面画等特色研学项目。
在陕西省水利厅乡村振兴定点帮扶淳化县,博物馆工作人员为淳化县秦庄中心小学的同学们奉上了一场妙趣横生的中国古代碑刻文化体验课,并向全校学生赠送了水知识科普图书和文具袋、套尺、水杯、跳绳等节水文创200多套。课堂上,博物馆宣教人员以馆内现存碑刻类藏品文物为例,讲述了碑刻的起源、发展、古代碑刻作用、代表性碑刻、拓印工艺中蕴含的工匠精神等。同学们专注聆听碑刻文化故事,不时向老师提出问题。在宣教人员的指导下,同学们体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碑刻拓印技艺,在清理、润纸、扫纸入凹、上墨、揭纸的过程中感悟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和中华工匠精神品格。
18日10:00,博物馆节水体验室一场有料又有趣的“古人防汛有妙招”课堂直播开播了。讲解员曹哲从“什么是汛期”“古代防洪法规”“古代防洪预警机制”“古代防洪技术”等四方面讲述了古人应对汛情的绝妙智慧,让社会公众深入了解了水利事业和水文化的发展历史和深厚内涵,获得了直播间观众的一大波点赞和好评。(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