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红军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市红军镇政府北侧750米处,隶属旬阳县文化旅游局,是一所社会科学类历史专题博物馆。
1976年,开始筹建旬阳县红军纪念馆。1983年10月,旬阳县红军纪念馆举办红军革命活动展览,正式对外开放。截至2019年末,旬阳县红军纪念馆藏品有52件/套,举办展览4个,开展教育活动5次,参观人数5.95万人次。
旬阳县红军纪念馆先后被授予“国防教育基地”“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旬阳县中小学德育基地”等称号;2000年,旬阳县红军纪念馆被团省委授予“陕西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2004年,旬阳县红军纪念馆被省政府授予“国防教育基地”称号;2011年,旬阳县红军纪念馆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历史沿革
1976年,开始筹建旬阳县红军纪念馆。
1976年一1981年,陕西省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先后直拨修建旬阳县红军纪念馆经费36000元,建成红军烈士纪念碑1座和陈列室(展厅)5间。
1983年10月,旬阳县红军纪念馆举办红军革命活动展览,正式对外开放,旬阳县红军纪念馆保存有闻名遐迩的红军烈士墓(俗称“红军老祖”墓)和十分珍贵的红军标语。
2006年,旬阳县红军纪念馆被列入陕西省“十一五”旅游专项规划中南线重要红军旅游景点。
2007年12月28日,旬阳县正式启动了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总投资680万元的“红军纪念馆园区”建设工程。
2009年12月28日,红军纪念园主体工程竣工并对外开放。新规划的园区占地4公顷,总投资1800万元,分16大项建设,由入景山门、纪念碑、纪念馆、红军老祖墓、群雕塑像“红军老祖”雕塑、祭奠广场、土炮台及停车场,入口广场、红军餐馆、旅游用品商店、公园、综合服务区等组成。
建筑布局
综述
旬阳县红军纪念馆有陈列室1座5间,陈列室面积115.6平方米;接待室及职工办公、生活用房1座6间,砖混结构。红军烈士纪念碑1座,纪念碑台基165.6平方米,碑高10.5米,碑身及台基均用石块砌筑,碑文为原25军74师师长陈先瑞亲笔题写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
展厅
基本陈列
旬阳县红军纪念馆设有4个基本陈列展厅,通过战争武器、生活用具、图标、老照片、油画、国画、文献资料等多种有效形式,全方位地展现红3军、红25军在旬阳的革命斗争史。
专题展览
1983年10月,旬阳县红军纪念馆举办《红军在旬阳的革命活动》展览,是以绘画版面的形式,介绍红军的光辉史迹,后又增加了由县党史办移交的题为《光辉的历程、难忘的岁月》的展览,展示对过去红25军和74师在旬阳活动的那段历史,其脉络更加清晰、史料更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