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炉古镇位于铜川印台区东南15公里的山巅上。据记载,陈炉古镇因“陶炉陈列”而得名。陈炉是历史上仅遗存的“炉火千年不绝”的耀瓷基地,堪称陶瓷史上的奇迹,有“东方陶瓷古镇”之誉。陈炉古镇也是陕西省命名的文化艺术之乡中仅有的陶瓷之乡。
陈炉古镇山川秀美,陶瓷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史载“陶场南北三里,东西延绵五里,炉火杂陈,彻夜明朗”,所谓“郁郁千家烟火迷”,以“炉山不夜”的美誉列为古时“同官八景”之一。陈炉的民俗与陶瓷密切相关,民居、民膳、民艺蕴藏丰厚的陶瓷文化内涵。陈炉民居年代久远。陶腹、陶穴、罐罐垒墙,依山排布,密如蜂房;瓷片铺路,富有油画效果,具有观赏性,被誉为“脚下的艺术”。
陈炉镇制瓷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宋元以后有名的古耀州窑延续生产的仅有窑场,清乾隆年间曾创造了年产八百万件瓷器的业绩。陈炉枕骨瓷窑早在唐代就有“炉火膛里翻火焰”的记载,北宋时制瓷业达到鼎盛,以烧造青、白、黑和酱釉瓷而出名,自元代至今,一直是西北地方较重要的瓷业生产基地。其瓷制品以碗、盘、盆、罐、瓶、盒、灯、炉等日常生活用具为主,另有一些陈设器、供器、瓷雕等,釉色种类丰富。
陈炉古镇“依山排布、层层叠叠、状如蜂房”的民居,被誉为“脚下艺术”的瓷片铺路,“星罗棋布”的古窑炉遗址,俯拾皆是的古瓷碎片。据考古发现,陈炉古镇生态博物馆现有金、元、明、清陶瓷烧造区34处,古窑炉40余座,作坊遗址和各时代典范文化堆积层20余处,是当今研究、观赏传统陶瓷技艺和艺术最具科学与经济价值的活化石。
陈炉古镇“依山排布、层层叠叠、状如蜂房”的民居,被誉为“脚下艺术”的瓷片铺路,“星罗棋布”的古窑炉遗址,俯拾皆是的古瓷碎片,传统的陶瓷制作技艺,历史悠久的窑神祭祀、民间故事,以及原著住民居的生活状态等共同构成了陈炉古镇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使陈炉具备了一个天然生态博物馆应具备的所有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