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县唐惠陵博物馆

      2025-05-03 7893 9 357

      6225d2b1bc086.jpg


      唐惠陵位于蒲城县西北7公里处。惠陵是唐玄宗李隆基兄长李宪及其夫人合葬墓,唐睿宗桥陵的陪葬墓之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迄今为止我省唯一一座已经发掘并对外开放的唐代帝王陵。惠陵博物馆主要包括文物展厅、地宫、墓冢等几大部分,游客不仅可以观看陵墓中发掘出土的各类文物,而且可以进入惠陵地宫。


      1999年10月,惠陵封土南侧被盗掘。省考古研究院闻讯后对该墓进行了初步勘察保护,并上报国家文物局。经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队于2000年3月对陵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文物860余件(组)、彩绘壁画500余平方米和观赏性极强的石椁,许多内容属国内首次考古发现。惠陵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以及壁龛、墓室等组成。整个墓长约60米,墓室平面呈方形,长、宽各约5.6米。墓室西侧置一庑殿式石椁,通高2.2米,长3.96米,宽2.35米。石椁左右两侧有窗,内侧有线刻花卉、仕女等精美纹饰。惠陵墓道、过洞、甬道及墓室均绘有壁画。内容以反映宫廷生活为主,且保存尚好。惠陵早年多次被盗,文物部门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最多的为随葬器物,主要为各类陶俑,如骆驼俑、骏马俑、仕女俑、文官俑以及哀册、银饰、小玉珠、腰鼓、镇墓兽等,为研究唐代高等级皇室宗亲墓葬礼制和贵族生活提供了丰富资料。惠陵前原有华表、天马、石狮、石马、石人等多件石刻,是盛唐时期石刻艺术中的珍品,然今仅存华表柱身残件。陶俑体型较大,最大的天王俑高1.6米,似真人大小,立马高0.7米,卧驼长0.8米。根据出土的哀册残片断定,惠陵为“让皇帝”李宪和恭皇后元氏的合葬墓。


      李宪本为太子,后让与其弟李隆基。其恭谨自守,不妄结交,不预朝政,为玄宗所重,因此在逝后被追认为让皇帝。从惠陵的发掘情况看,其级别高于太子、公主、亲王等皇亲国戚,仅次于皇帝陵。


      唐惠陵博物馆的文物展厅、地宫、墓冢等部分有机地散布在仿唐代皇家园林中(园林景观还在建设),文物展厅内通过实物、文献、多媒体等方式营造出一个瑰丽的盛唐世界,展厅内,游客可以看到挖掘出土的仕女俑、陶马、陶骆驼与胡人等等丰富多彩的文物。穿过文物展厅,来到开放式的地宫,走入地宫甬道,美轮美奂的唐代壁画迎面而来,这些壁画线条流畅有力,勾描丰富灵活,主要反映封建等级制度的皇家宫阙、仪仗、宫女、仆从、乐舞等等。壁画透视准确,色泽鲜明,人物优美,技法娴熟,人物神态安详,彼此呼应,生动传神,技艺高超。可与同时期的卷轴画相媲美,是研究唐代历史和建筑艺术的可贵资料。让帝李宪生前正是开元盛世,在博物馆藏品及地宫壁画间行走,真可谓梦回唐朝、零距离触摸盛世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