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蒲城】(一)
蒲城县博物馆
这是一座三千年的古城,它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北部,秦时称“重泉”、唐时被尊为“奉先”,是陕西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时间发出地,有酥梨之乡和焰火之乡之称,是国民革命军上将杨虎城和“以尸血谏”道光皇帝的清代名相王鼎的家乡,故有“将相故里”之美誉。这就是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
当你漫步在蒲城县的红旗街中段,映入你眼帘的是一座气势宏伟的建筑,它就是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的六龙壁,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它比北京故宫内宁寿宫的九龙壁早建155年,是我国唯一一座石质牌坊与琉璃照壁组合而成的单体建筑,其建筑内涵我国儒家文化思想的精髓。在它的身后便是蒲城县博物馆,也称蒲城文庙,始建于唐贞观四年(630年),一座有着近1400年历史的文庙。
蒲城文庙现存主体建筑六龙壁、棂星门、戟门、大成殿、明伦堂由南向北依次而建,从而形成文庙建筑群的中轴线,其余建筑明宦祠、乡贤祠、东庑、西庑、掌酒司、典库司成对称式分建于轴线东西两侧,将整个建筑群很自然的划分为三个院落,在第三院落东还另辟有用来主祀孔子父亲的崇圣祠一座。
在享誉省内外的蒲城八景中,“双塔夜影”即是对县城内南北两塔的赞誉。而蒲城文庙内的宋塔,就是蒲城县博物馆最北端的崇寿寺塔,塔的全称为“崇寿寺诸佛舍利宝塔”,我们习惯上叫它为北塔。崇寿寺塔建于北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年),是当地北宋巨商王信独资所建,在我国建塔史上留下了浓重一笔,而南塔则为唐代建筑。
蒲城县博物馆为“国家三级博物馆”,馆藏文物众多,其中有国家级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等。藏品包括史前古生物化石、新旧石器时代石器、骨器及各历史时期的青铜器、陶器、金银器、铁器、瓷器、漆器、钱币、碑刻、造像、书画等25个门类。藏品以汉唐文物为主,尤以陶俑、石刻、书画最具特色。“蒲城碑林”相对于西安碑林被誉为“小碑林”。“重泉忆古——蒲城历史文化陈列展”,利用文庙东西廊房分设两个展厅,以文物结合图文展板的形式展示史前时期的蒲城、历史时期的蒲城、蒲城古建和蒲城历史名人四个部分,全方位展现了蒲城当地的历史文化。
从1977年开始,国际博物馆协会把每年的5月18日确定为“国际博物馆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2022年的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阐释为“博物馆有能力改变我们周围的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了解历史,改变我们周围的世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编辑整理: 张晓蓉 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