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陕西行|走进汉中市略阳县江神庙民俗博物馆

      分类:综合 来源:略阳县江神庙民俗博物馆
      2023-12-27 356 0 0

      在略阳

      有一座氐羌民族文化特征的

      古代戏院建筑群

      在建筑风格上十分有自己的特色

      道光年间“重加丹垩,金碧辉煌。”

      它就是“江神庙”

      今天给大家推荐景点

      氐羌民族文化特征的江神庙民俗博物馆

      ——羌韵悠悠话古楼

      大家好,我是江神庙民俗博物馆支部副书记邹雯,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古戏楼,如果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感受到江神庙精深独特的文化魅力,将是我最大的荣幸。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诗中横吹牧笛的羌人,正是因为厌倦了风沙凛冽的北疆,才逐渐南迁,去寻找杨柳依依的梦里江南。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氐羌民族就已在山清水秀的略阳繁衍生息,并且留下了至今让略阳人深深喜爱的诸多文化遗产和生活习俗,如罐罐茶、菜豆腐节节、唱山歌和羊皮鼓舞。而今天我要讲述的江神庙古戏楼,正是他们留给后世的一座独特建筑。

      江神庙始建于明代,原是船帮祭祀聚会的活动场所,清道光年间重加丹垩,金壁辉煌。据专家论证,江神庙是我国长江流域保存最完整的、具有羌文化建筑特色的古代建筑群。

      江神庙古戏楼的建筑细部装饰精美、木雕板绘笔触细腻,充分体现了古代建筑师的精湛技艺,是整座建筑的浓缩展现。戏楼上的高浮雕图案多为人物和狼、虫,虎,豹动物图案组合而成,是氐羌游牧民族图腾崇拜的真实写照。特别是戏楼的翼角斜撑它没有采用中国传统建筑的斗拱装饰,而是采用“斜柱撑角,五子登顶”的建筑手法,来解决翼角上翘所产生的压力。而斜撑是两只镂空的全雕写意木虎,木虎倒挂,怒目圆睁,呼之欲出,极具活力和动感,给整个建筑增添了许多神秘、原始的意蕴。

      江神庙古戏楼舞台下方的高浮雕图案中,有一幅神采奕奕、气宇轩昂的将军浮雕。其人物头戴尖顶羊角帽,顶插锦鸡翎毛,身披披风,内着铠胄,足蹬尖头皮靴、浓眉、大眼、高鼻梁、虎背熊腰、宽脸膛。这是典型的氐羌人物造型,也是游牧民族的着装特点。另外,从旁边的图像可以感受到氐羌族与汉族间密切的文化交流。这些浮雕再现了古代社会历史风貌,展现出略阳悠久的文明发展史和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

      如果我们走进江神庙,面对古戏楼的精美浮雕,一定会感受到,这就是略阳的《清明上河图》。那鲜活温暖的烟火人间,正从历史深处向我们款款而来。我们的耳边,似乎又响起那深情、原始而遥远的山歌。

      (供稿|略阳县文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