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革命旧址
凤凰山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角的凤凰山麓,是中共中央到延安后的第一个驻地。凤凰山也称西山,因山形似凤凰展翅而得名。凤凰山革命旧址占地16.2亩,是中共中央1937年1月至1938年11月期间的驻地,包括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旧居和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部、中共中央机要科旧址,共计窑洞12孔、平房55间和石凿防空洞一处。
毛泽东初到延安时,先住在罗家院,再住凤凰山麓的李家窑院。毛泽东在凤凰山麓居住期间,撰写了大量的理论著作。其中《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反对自由主义》《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战争和战略问题》等16篇重要论著收入了《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还在此接见过史沫特莱、白求恩、柯棣华等许多外国友人和访问团体。
朱德旧居,为一排3孔石窑和10间瓦房组成。左起第一孔窑洞是办公室,第二孔是会客室,第三孔是寝室。周恩来由国统区谈判回到延安时也在此居住。
红军总参谋部旧址,由一排3孔石窑和14间平房组成。彭德怀、刘伯承、腾代远、萧劲光等先后在此居住。
中共中央机要科旧址北依毛泽东旧址,南邻红军总参谋部旧址,东为旧址广场,西靠凤凰山麓。1937年1月13日,中央机要科随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住于此处,机要科初到延安时,还同时兼负中央军委机要工作。
凤凰山防空洞位于凤凰山旧址西北角,为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使用的第一个防空洞,该洞洞深6.80米,宽6.50米,高2.60米,原为一佛教石窟。1938年11月20日,日本飞机首次轰炸延安时,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就是在这里防空袭的。
在这里居住期间,中共中央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内和平基本实现的情况下,派出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最终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此间,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由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战略的转变;这一时段,中共中央召开了1937年3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5月苏区党的代表大会、6月白区工作会议、8月洛川会议、12月会议等多次重要会议,从政治上和组织上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了充分准备。
1938年11月20日,日本飞机轰炸延安城,凤凰山麓区域落弹多处。当日,中央机关和毛泽东等人迁往延安城北杨家岭。
1959年,凤凰山革命旧址修复后正式对外开放。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20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馆类设施和遗址类名录名单。(局革命文物处 文物陕西)
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大秦良造仅作媒体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