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历史的碰撞——西安青龙寺遗址博物馆

      分类:唐 来源:西安市青龙寺遗址博物馆
      2022-02-16 9854 0 0


      晚唐诗人李商隐这首《游乐游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乐游原作为唐朝时期南郊地段较高的一处“原”,向南望是有名的大雁塔,再往南,就是每逢科举放榜士人、官员们游乐的曲江池。除了李商隐,还有韩愈等文人墨客纷纷留下了自己的诗词歌赋。


      620ccd62abc33.jpg


      乐游原的南侧,这座从唐至今,香火不断,引得众多日本民众来此拜访的寺庙。


      这就是,青龙寺。


      620ccd62bed5e.jpg


      青龙寺,又名石佛寺,从大雁塔向东北方向1.5公里即可到达。最早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即公元582年,最初叫灵感寺,唐朝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改名为青龙寺,成为大唐时期皇家的护国寺庙,它是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密宗祖庭,同时也是唐朝时佛教真言宗祖庭。


      620ccd62bed5e.jpg


      唐时为长安城延兴门内新昌坊。唐武德四年(621)寺废。据传,龙朔二年(662)城阳公主患病,苏州和尚法朗诵《观音经》祈佛保佑得愈,公主奏请复立为观音寺。景云二年(711)改名青龙寺。唐会昌五年(845)禁佛时寺废。次年又改为护国寺。大中九年(855)长安左右两街添置寺院八所,该寺又恢复本名。北宋元祐元年(1086)以后寺院废毁,地面建筑荡然无存,殿宇遗址被埋没地下。青龙寺是唐代密宗大师惠果长期驻锡之地。日本著名留学僧空海法师惠果大师于此,后成为创立日本真言宗之初祖。著名的入唐八家,其中六家(空海、圆行、圆仁、惠运、圆珍、宗睿)皆先后在青龙寺受法。


      620ccd637289d.jpg


      《妖猫传》电影中的空海法师赴唐找寻无上密,几番进入青龙寺,现实中,西安确实有这样一座青龙寺,历史上空海也确有其人。在电影中,诗人白乐天和日本僧人空海相遇在长安街上,一段传奇的故事由此展开。空海法师,至今为止在日本仍是备受世人崇敬的。他是日本派遣到唐长安城的第十六批遣唐使,比阿倍仲麻吕和吉备真备晚来87年。来唐的第二年,拜师青龙寺慧果师傅门下。


      回国后,空海创立真言宗。


      他也仿制唐朝的咸乡办学体制,设立了“综艺种智院”,成为日本最早的平民教育学院,也是日本最早的私立大学。


      620ccd636347a.jpg


      除此之外,其书法被称为日本书法的先祖、书圣。至今走在青龙寺的院子里,不仅能看到初春时节,漫天盛开的樱花,还能听到耳边断断续续的日语。


      620ccd639c7fd.jpg


      青龙寺,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地,中国文化从这里走出去,也在这里包容了外来的文化。远望青龙寺,唐风格的寺塔伫立在此,想着远方的东方,盼着更多到来的人们...


      620ccd644892a.jpg


      走进青龙寺遗址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4件卧兽石,其雕刻形象均为狮子,但姿态各异,有的口衔绶带、有的互相嬉戏,充满了神异感。此次展出的4件卧兽石均为青龙寺遗址出土,属于中唐时期。


      620ccd6463467.jpg


      在博物馆三楼,陈列一幅名为《古青龙寺》的画,这幅3.05米长的画是首次对外亮相,堪称“镇馆之宝”。它是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大师何海霞74岁时所画,在1982年青龙寺建空海纪念碑时所赠。“他的画作很少有这么大尺寸的,非常难得。”


      另外一幅《空海入唐渡海图》也极为珍贵,只见苍茫大海上,海鸥飞翔,空海大师和友人坐在船上眺望远方。这幅画是纪念空海大师经过34天,从日本渡海来到唐长安城的历程。


      620ccd6440f19.jpg


      寺院建筑雅致、植被葱郁、环境幽静,尤其是春季樱花盛开的时候,前来摄影的人们络绎不绝。


      620ccd6503e7a.jpg


      寺内还有云风阁、竹月轩、惠果、空海纪念堂以及各式出土文物。


      620ccd6503e7a.jpg


      历史颇为久远,无一不印证了青龙寺在历史上的显赫的地位。


      每年的三月份,西安青龙寺内樱花缤纷,粉的红的,一片片一排排,犹如浓浓淡淡的彩色的云朵,围绕在砖红戴青的青龙寺里。十几种樱花品相继盛开,600多株樱花竞相斗艳!满园春色,姹紫嫣红,春天里的青龙寺美不胜收!


      踏访文物古迹,品味悠长历史,感受人文昌盛辉煌。悠久的历史积淀了厚重的文化,请驻足脚步,发现这里的每一处风景。雁塔旅游之声,做你在雁塔区旅游中的必备锦囊。                                              


      本期声音作者:梅艺琳(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