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两岸青年设计共创营暨国风文创大赛
大赛投稿截止时间:2021年01月15日
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明焕发新时代活力,引领国风热潮,助力强化民族文化自信,同时持续推动平潭打造两岸共同精神家园、两岸文化产业交流合作和两岸融合发展,首届两岸青年设计共创营暨国风文创大赛现面向所有有志于中华文化创新设计的机构及个人征集作品。
大赛主题
以文为创 · 以国为潮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与文化体育局、平潭综合实验区融媒体中心
承办单位:
两岸国学中心、人民网福建频道
执行单位:
古田路9号、东南智旅
支持单位:
国潮联盟、福建省平面设计师协会、古田路9号、普象网、全国各大设计高校等
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12月31日
第二阶段的作品征集活动:2021年1月1日—15日
征集对象
所有有志于中华文化创新设计的机构及个人均可免费报名。包括:中国(含港澳台地区)所有致力于文化创意设计和研发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机构、高等院校社团、其他法人单位(媒体、科研等)及公民个人或团体。
征集类别
产品设计
1 . 国风文创产品设计;
2 . 国风文化伴手礼设计;
3 . 中国文化特色IP衍生品;
4 . 国风主题的工艺创新;
5 . 其他国风主题产品设计。
(注:此组别实物或概念设计皆可参赛,但概念设计需具备可实现性与可量产性。)
传达设计
1 . 出版物设计与印刷物设计;
2 . 海报设计与插画;
3 . 包装设计;
4 . 品牌形象设计;
5 . 其他传达设计。
数字内容
包括动漫、动画、影视、游戏等在内的数字内容创意设计、新媒体软件设计、交互设计(包括网站、移动App、电子出版物、交互flash作品、网络交互实验作品)、数字多媒体展示设计(包括公共空间展示设计、馆藏类展示设计、产品展示设计作品)、动漫及网络游戏设计、影视艺术创新(包括但不限于广播电视节目、各类表演形式、文化生活方式的创意与创新设计,以及传统文艺表现形式、呈现及运作模式的创新设计)等,以及其他基于网络技术及应用软件的创意设计。
征集办法
公开征集:
通过人民网、古田路9号及各重点主流媒体和相关行业媒体发布公告进行宣传推介,面向社会公开报名和作品征集。
定向邀约:
通过国潮联盟、福建省平面设计师协会、古田路9号等合作平台定向邀约两岸知名品牌企业、名设计师、工艺大师、艺术家参评参展。
组织申报:
大赛将商请各文化创意协会机构、高校、文化创业产业园等,向所属单位、会员单位、院系师生、园区企业等发动征集,组织宣传、征集、推荐、申报工作。
评审规则及奖项设置
评审规则
由在线初评、实物复评、终评、颁奖和配套活动四个阶段组成,由评审专家委员会根据评审标准进行评审。
初审:依据参评者提交的报名资料和图片进行在线评选,通过初审,即为晋级复审之产作品。
复审:对通过初评的产品由专家评委进行现场实物评审,通过复审,即获入围奖,授予奖项标章使用权并晋级决审,获角逐年度最佳国风文创产品奖资格。
决审:依据晋级决审的实物产作品进行评选,确定最终奖项名单,得奖名单将由评审团主席、主办单位代表及第三方公证下弥封,于颁奖典礼上公布。
奖项设置
最佳国风文创产品奖 (金奖):20000元 1名;
国风文创好设计奖 (银奖):10000元 2名;
国风文创好设计奖 (铜奖):5000元 3名;
评审标准
“新”一一 创意性
设计独特新颖,体现创意创新,构思巧妙,表现手法新颖,运用独特的制作工艺,注重新材质或新技术的运用。
“国”一一 文化性
作品符合大赛主题,立意准确,鲜明体现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内涵,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突出文化导向和时代特征,注重中华文化和福建元素,传统文化元素与时尚元素有机结合,既能体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传统特色,又能体现国际化的开放包容。
“风”—— 产业价值
贴近生活,贴近市场、适应人性化需求,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能够满足市场需要,具备一定产业开发价值,可应用于现实生产生活。
征集要求
内容要求:
以中华文化为创作主题,参赛者可任选一个或多个IP为内容元素或文化符号进行创作,较好地融合文化内涵及时代的审美需要,对中华文化的视觉符号、传统工艺等进行时代感诠释,开发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要具有较高的文化性、创意性及实用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市场价值。
报送要求:
图片:以9张为限,单张规格为A3尺寸(29.7cmx42cm),格式为jpg文件,分辨率为300dpi,每张图片不超过5MB,不限直式横式,版面或照片力求清洁完整、突显特色,作为在线初审及宣传推介使用;
视频:分辨率不小于1280*720像素,MP4格式,大小不超过100MB;
文字:报送时需注明设计师姓名、联系方式、设计说明。包括作品名称、设计理念和创意故事等。视觉传达类作品需含包装应用设计(至少一款)。
(注:作品入围后,组委会将联系作者提供实物作品参与复评及后续展览推介。)
渠道要求:
登陆https://www.gtn9.com/collect/gfwc_home.html报送参赛作品(标题请注明:作品名称+个人/单位名称)
实施步骤
大赛自2020年10月31日启动至2021年1月底收官,约3个月。主要分为启动、征集、初评、复评、颁奖及配套活动5个阶段。
启动阶段(10月31日)
与“第三届两岸国学论坛”同期召开启动仪式为评选造势。
宣传推介与作品征集阶段(10月31日-12月31日)
发布大赛信息,广泛征集作品。
第二阶段的作品征集活动:2021年1月1日—15日
初评阶段(2021年1月1日-1月10日)
组建评审专家委员会,组织在线初评,确定晋级名单,并在网上公示发布及组织在线展示投票。
复评阶段(1月11日-1月20日)
邀请评审专家委员会集中评议,对初评作品进行复评,由评委会评选出年度获奖作品。
颁奖(1月下旬)
举办颁奖活动。
(注:所有时间最终以实际为准。)
作品扶持
1 . 获奖作品将由组委会授予荣誉证书、奖杯和奖金;
2 . 产品设计类获奖礼品将有机会入选平潭官方文创产品,参赛获奖优秀作品组织免费参展境内外知名文化展会。免费参加组委会举办的巡展、文创市集、论坛研讨、投融资洽谈会等推介对接活动;推介为平潭城市礼品及纪念品采购;
3 . 通过人民网、古田路9号等,整合媒体资源对参赛获奖作品及作者进行免费常态化宣传推介。通过在专业自媒体与门户网站、专业网站专区展示获奖作品;
4 . 获奖优秀作者将有机会选送参与人民网、红点、古田路9号共同组织的两岸青年设计共创营;
5 . 依托合作平台和资源,对潜力作品或项目进行重点孵化扶持,促进作品产业化。对接有价值的渠道,推进优秀作品走向市场;
6 . 推荐优秀成果有机会在言几又设计书店、全国客流量千万级以上机场现场展示、优质线上商城展示销售等。将联合小米有品、苏宁小店、苏宁拼团和摩点等优质渠道以及自媒体矩阵将为国风文创产品提供渠道资源支持。我们将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定制营销计划,全渠道发售新文创产品;
7 . 优秀作品将推荐《中国文创设计年鉴》收录,并发行至1000所全国专业院校和图书馆,通过推广与展示获奖成果,树立奖项品牌;
8 . 优秀成果将有机会在红点设计博物馆 · 厦门展出;优秀成果将有机会参与红点设计博物馆举办的全球五国巡展,与全国15座城市70处的线下展示与播放作品集;
9 . 将推荐优秀成果参加红点设计大奖—一当代好设计的角逐;
10 . 获奖作品将有机会获“人民红|国风文创”联名商标授权,并可根据授权内容进行新产品研发创造,延伸这一IP的创意与内涵,让“人民红|国风文创”走入当代人的日常生活。
参赛须知
1 . 本次大赛不收取任何报名费用;
2 . 参赛作品具备原创性、创新性和独有性,具有较强的文化属性和独特创意,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相关产业政策;
3 . 作者保留对其作品的永久署名权和著作权。主办单位及承办单位拥有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展示、报道、宣传及用于市场活动的权利。主办方如需对该作品进行开发、生产、销售等商业用途,需取得作者书面许可,并向作者支付相应设计费用;
4 . 参评作品必须实名投稿,杜绝抄袭,每位报名参与活动者均应对自己的设计作品负责,如有侵权及发生法律纠纷,责任自负并取消参评或获奖资格。若涉及自身设计作品侵犯第三人合法权益的,均由设计者承担全部责任。获奖作品涉及侵权的,均由其自身承担全部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对第三方和主办方造成的一切损失;
5 . 主办方可以对相应设计方案进行再设计、生产、销售、展示、出版等,若主办方需对获奖作品进行进一步完善或开发、设计衍生产品,或用于商业变现,需取得作者书面许可,并向作者支付相应版权费用;
6 . 凡报名参与活动者视为认同并遵守本公告各项规定;
7 . 主办方对本活动保留最终解释权;
首届两岸青年设计共创营暨国风文创大赛组委会
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大秦良造仅作媒体支持